叶县:艾草“种出”亿元大产业
大河网记者 蔡长伟 通讯员 王岚莹 靳源源
5月6日上午,在叶县常村镇栗林店村500亩艾草种植基地,一株株艾草迎风挺立,长势喜人,微风拂过,缕缕艾香扑面而来,10多名村民正在收割头茬艾草,与此同时,该镇两万余亩艾草也在收割中。
“我们栗林店村的艾草种植面积目前已达到500多亩,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不仅能为村集体经济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周边老百姓提供了就业岗位,增加了经济收入。”叶县常村镇栗林店村党支部书记邓见成说。
常村镇位于叶县西南部,荒山荒坡面积11万余亩,总人口4.8万。2017年以来,该镇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鼓励艾草特色种植,不仅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助,还向种植村派驻科技特派员进行跟踪指导。
据了解,艾草种植技术简单、生长速度快,具有一次性种植、多年生长的特点,一年可收获三茬,且作为艾灸、保健品等原材料供应,市场需求空间较大。
为助推艾草这一产业做大做强,壮大发展乡域经济,增收群众收入。2019年,该镇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党建引领、联村共建、财政倾斜、金融服务、保险托底、廉情监督” 二十四字工作要求,形成“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采取“统一指导、村级负责、分户托管、利益分成”模式,建设高标准艾草示范基地和艾草深加工厂,统一收购、加工、销售,最大程度保证了合作社及农户的利益。
随着艾草的各种功能被挖掘,艾产品走俏市场,当地村民逐渐意识到艾草的价值,纷纷开始规模种植。不仅让种植的艾草就地销售和加工,而且辐射带动全镇20多个村发展艾草种植,有效地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让2000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
目前,全镇艾草种植面积达到2万余亩,培育龙头企业6家,年产值达2亿元以上,小小的艾草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枝玉叶”。
“下一步,我们将用足用好乡村振兴有关政策,吸引更多的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通过入股、合作、联营等方式与村集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把产业做大做细做强,争取明年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叶县常村镇党委书记赵幸伟说。
编辑:张龙 审核 :姜秋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