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武陟:打造“水乡圪垱”党建品牌助力乡村振兴
大河网讯 后圪垱村位于焦作武陟县谢旗营镇东南部,全村96户、402人,2个村民小组,14名党员,“两委”干部5人,630多亩耕地,村民收入主要以打工、农业为主。之前,由于位置偏僻、面积小,加上村内环境脏乱差,被戏称为谢旗营镇的“荒岛孤村”。
近年来,后圪垱村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五创三治”为抓手,以党建引领强力推动乡村振兴。
党建引领,志愿服务聚民心。随着全县农村“五创三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后圪垱村以党建统领全局,村党支部利用每月开展的主题党日活动,把义务打扫卫生作为主题党日的“必修课”,不间断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群众自觉参与,建设临街花墙,整治空桩院,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整治提升,乡村发展振民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村利用自身“三面环水”的资源优势,提出了建设“一体六区”的规划,提振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实施乡村振兴的士气。“一体”即高标准建设党建综合体,打造党建阵地。“六区”即田园生活区(利用村南武嘉灌渠水资源,建设占地3亩的钓鱼台、鱼塘等,发展垂钓体验项目)、休闲娱乐区(在村党建文化广场北侧建设森林小游园、生态荷塘等,重塑农村田园景观)、文化展示区(沿武乔路两侧建设漫步道、景观文化长廊、村史长廊,展示本村民俗文化)、产业发展区(依托村集体经济增收项目,流转土地,建设9座香菇大棚)、民宿体验区(利用村内空桩空院,发展民宿、餐饮、手工作坊等产业)、亲水共享区(发挥村南高、村北低的天然优势,引武嘉灌渠水在村内形成穿村水系)。
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后圪垱村的党建综合体,实现了聚功能、聚服务、聚发展、聚民心的效果。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更突出。通过将各类服务功能、服务设施聚集在周围,凸显了党组织作为辖区内喊得了人、议得了事、解得了难的领导核心地位。党组织服务功能更完善。通过整合资源、聚合功能、优化服务,把医疗卫生、文化娱乐、养老托幼、农产品购销等各类便民功能,汇聚在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形成了党建统领下的“百步”生活服务圈。党员干部干劲儿更足。通过党建综合体,服务项目得到优化、办事流程得到简化、环境卫生得到美化,村民脸上的笑容增多了,进一步激发起为民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更强。积极建设香菇大棚,发展中药、水稻、莲藕种植园,发展垂钓体验项目等,不断壮大集体经济规模,逐步形成产业支撑,让党建综合体成为集体经济的孵化地,通过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赵哲慧)
编辑:王晓颖 审核 :姜秋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