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奔忙获得特殊“勋章”——记禹州市中心医院援许医护人员
大河网讯 “一双手热的手脖起水泡,另外一双手冻得又红又僵。”5月9日,禹州市中心医院支援许昌核酸采样医护人员拍的一张张医护人员的手部特写照片,有的手红,有的手肿,有的是水泡磨破后的结痂,让人格外心疼。
“这不算什么,能够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我们感到光荣和自豪。脸上的压痕、手上的伤疤、流下的汗水是我们在工作中收获的勋章,也是我们支援许昌的见证。”该院支援许昌核酸采样医护人员姜小园表示。
5月3日,许昌市区新冠疫情突发,情况十万火急。
出征!相信是所有医护人员都早已做好的心理准备,姜小园也不例外。
姜小园是禹州市中心医院宣传科的工作人员,作为一名曾经在临床护理岗位工作了多年的老同志,每当疫情发生的时候,她都主动向院领导请命,随时听从医院院召唤,同大家一道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依然奋战在一线。
本轮疫情发生后,姜小园仍然积极请缨,要求战斗在抗疫第一线。由于她的爱人服务于禹州市琅城路方仓隔离点,无瑕照料家庭。她就把两个年幼的孩子送回乡下,托付父母照看。“我行动得很快,但没赶上第一批,5月6日,才以第二批支援许昌核酸采样医护人员的身份来到这里。”谈到自己比其他同事在许少“战斗”了3天,姜小园一直“耿耿于怀”。
“那几天,我一直倍受感动,同志们的请战书像雪片一样递往护理部,他们在请战书中说得最多的是‘我们不忘当初的誓言,越是在疫情来临的最关键时刻,我们越是要冲锋在前。要求到一线去,不计生死、不计报酬,不辜负多年来党的关怀和培养……’”该院护理部主任赵丰君说。禹州市中心医院先后在5月3日、6日、9日,分三批派出150余名医护人员奔赴许昌市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许昌市凭心社区位于疫情始发地西邻,属高危地带,核酸检测采样方式为上门采样。上门采样是件辛苦活,社区范围大,采样人员要一家一家地跑,每一次核酸采样前要进行信息登记、核对、贴标签等,采样后还要收集医疗废物和消杀,确保无污染后再到另一户居民家。与此同时,采样人员所面临的被暴露感染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他们很可能与病毒产生亲密接触。
工作中,她们一点都不能疏忽大意。刚开展工作时,天气炎热,全身穿戴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配上面屏、眼罩、手套、鞋套,长时间奔袭各处,汗水湿透衣服,湿透头发。脱下防护服,她们满脸都是压痕和汗水,身上、手上起了水泡。“穿着防护服爬几层楼梯,就感觉自己呼吸困难、胸闷气短。说实话,当时我难受得真想把这个防护服撕了。但是我又想,虽然我们辛苦点,但为了全市人民的安全,再辛苦也值得”。该院参战护士宋晓娟说。
5月9日,天气突变,气温骤降近20度。虽然气温变化大,但是她们努力克服恶劣天气的影响,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为了工作方便,同志们不能穿得太多,凌晨5点,寒气逼人,她们毫无怨言,顶着寒风投入工作。爬楼入户,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又让队员们汗流浃背,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寒冷刺骨。“每采集一个人,我们就需要进行一次手消毒,先用酒精,再用凝胶。长时间的低温作业,多频次的酒精手消,好几位同事的手都是又红又肿。”姜小园动情地说。
医者仁心,勇者逆行。禹州中心医院的这群可爱的“大白”,带着责任和使命,带着感情和热情,离开了最离不开的家庭,放下了最放不下的亲人,义无反顾、毫无怨言,在这场与时间和病毒赛跑的战争中,她们用爱心传递信心、以生命守护生命,以实际行动诠释和践行了医者初心,为疫情防控筑起了温暖屏障。(蔡春蕾 孙培玲)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