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鲁山县:沙地蜜薯分级卖 线上线下销售快

2023-12-10大河网

大河网讯 12月7日,见到鲁山县马楼乡蜜薯种植大户李江伟时,他正在地窖里把蜜薯分类装箱。

“我们的蜜薯长在富含各种微量元素的沙土地里,表面光滑,颜色也比平原地区的鲜亮,口感更加香甜软糯,很受市场欢迎,线上线下都很畅销。”李江伟说。

李江伟今年44岁,年轻时曾在南方打工。后来为了照顾老人和陪伴孩子成长,就决心回到老家自主创业。2017年底李江伟回到老家后,第二年开春在自家承包的10多亩山坡上尝试着种了些花椒树苗。

“但山坡地太贫瘠,沙土层只有1尺多厚,下面全部是大石头;浇水也很作难,几年下来,10多亩花椒树也没成活多少棵,后来就放弃了。”李江伟说。

柳暗花明的是,虽然种植花椒树失败了,但李江伟发现套种在花椒地里的新品种蜜薯几年间却一直长势良好,一亩地能收获三千多斤。“山坡地是望天收,根本没法种植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以前村里人在山坡上种些花生、芝麻、本地红薯啥的,一亩地能收入1000块钱就不错了。但蜜薯售价高,基本上批发价每斤能卖到1元左右,一亩地能卖到3000余元,于是我就有了规模种植的打算。”李江伟说。

随后,李江伟又流转了一些山坡地,集中连片种植了80多亩“烟薯25号”新品种。“这个品种也叫蜜薯,口感很好,地里再多施用些牛羊粪等农家肥,亩产达到3500斤不成问题。”李江伟说。

为了保证蜜薯的纯天然高品质,李江伟近年来一直坚持人工除草。“今年我还发明了喷火除草法,用一个小煤气罐通过长的管子连接一个手持喷火头,除掉一亩地里的杂草能节约50多块钱的成本呢。”李江伟说。

此外,收获后的蜜薯,李江伟把它们分成3个等级:单个重0.2斤—0.3斤的适宜小人口家庭蒸着吃,卖给超市;0.3斤—0.8斤的适宜烤着吃,就通过自己的抖音号,小包装卖到全国;超过0.8斤的适宜街头专业卖烤红薯的,就批发给这些人。分级售卖迎合了不同的群体需求,客户争着到家里来收购,所以李江伟的20多万斤蜜薯一般春节前就销售一空了。(乔新强 王雪梅/文图)


编辑:林辉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