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沁阳:以区域化党建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大河网讯 河南省沁阳市坚持将“五星”支部创建作为党建引领乡村产业振兴的总抓手,持续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通过建立产业片区区域党委将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禀赋相似,产业结构相近的几个村紧密联系在一起,着力破解村级产业小、散、乱的问题,同时将片区内资源进行统筹整合,实现组织融合引领带动产业、治理、服务深度融合,探索区域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模式。
群众自治聚民力
沁阳市着力加强产业片区网格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区域化党建工作以来,累计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26起,化解123起,化解成功率达97.6%。
沁阳市各片区统筹盈余收益设置基层治理专项资金,完善全市11个产业片区41个村的“积分银行、五星超市”,制定积分制度、优化积分明细、细化奖品品类,整合片区各村党员、村民代表、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区域内人居环境整治、治安巡逻、隐患排查等基层治理工作。
农村养老解民忧
沁阳市紫陵镇聚焦农村群众养老难题,统筹设立专项资金,规范运营老年幸福院,目前已争取138万元资金,对范村老年幸福院进行扩建,并将范村老年幸福院服务范围延伸到产业片区内其他2个村,惠及80余名老人,探索出了区域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养老新模式。
“我们有专门的报餐表,提前一周让老人们预定饭菜,表上记录片区3个村来幸福院就餐的80多位老人不同的饭量、习惯和餐次。我们对饭菜进行了量化,这样既避免浪费,也方便管理。”紫陵镇范村老支书李国强说。
除了就餐,老人还能在幸福院聊天、打牌、看电视,村里还会定期开展义剪、义诊等活动。范村党总支书记张天良组建了微信群,每天把老人的就餐和休闲场景拍照发到群里,让儿女们都放心。
帮扶纾困暖民心
沁阳市结合“六帮六助”专项行动和“干部包片、党员联户”机制,将生活困难、教育管理缺失、特殊群体等三类重点家庭纳入村集体重点帮扶救助对象,整合产业片区集体经济盈余资金成立扶弱济困公益基金,专人负责常态化开展慰问帮扶,及时解决困难群众所需所盼。
“我因为腿脚不便,无法干重活,家里的其他收入也相对微薄,虽然勉强够生活,但心理上对家庭的亏欠经常让我十分崩溃,感谢产业片区区域党委为我提供了一份适合的工作岗位,让我能够为家庭出一份力!”崇义镇西苟庄村谷太强说。
沁阳市建立涵盖果蔬、养生茶、煤炭物流等多类别共11个跨村产业片区,均成立区域党委,覆盖41个村,各产业片区依托各自特色产业设立专职工作岗位,通过“岗位造血”切实提高困难群体经济收入。
沁阳市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主动作为、担当有为。通过推动区域化党建与乡村振兴工作紧密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重点围绕紫陵皮筋头饰、柏香驴肉、西万养生茶、山王庄黑陶等产业片区,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同时结合“六帮六助”专项行动,整合部分集体经济盈余资金充实基层治理、扶弱济困等公益基金,并依托产业片区设立专职岗位,通过“输血+造血”切实解决困难群体迫切之需,让区域化党建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张哲轩 武甜)
编辑:林辉 审核 :孙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