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科技学院: 搭建实践“云梯” 打造应用型创新人才新高地
大河网讯 7月4日,大河网记者从郑州科技学院获悉,近日,该校参加2018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的11支代表队,在5个大项8个小项的比赛中全部获奖,共取得了一等奖、二等奖各四项,三等奖三项的优异成绩。
这是该校重视实践教学,按照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规律和要求,积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倾力打造实践教学创新平台,不断加大实验、实训和实习的教学力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破解实践教学认识桎梏,实践意识扎根心田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如果不重视实践教学,培养的学生会出现理论水平不如学术大学,而动手能力却不如高职高专的情况,成中间尴尬群体。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该校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秦小刚说。
为了破除实践教学认识上的桎梏,让实践意识扎根心田,该校通过座谈会、报告会等形式统一全校师生思想认识,坚持校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层层立标杆、作示范。
早在2002年,该校创办人刘文魁就创新提出了“实践育人”的理念,他们利用自建的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扎实开展实践教学,学生动手能力普遍很强。
有了好传统,有了好效果,该校的教育工作者才能真正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才能真正把实践教学入心入脑。
完善实践教学培养体系,学生实践无缝对接
该校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本科专业建设的实际需要,按照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规律和要求,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并对原有的实践场所进行设备升级改造,努力提升和完善实践场所的功能。
“我们实践教学场所主要有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科教中心、众创中心等四个地方。”该校实践中心副主任王自寻说。
该校现有公共及专业基础实验室一百余个,这些实验室作为大学生动手能力训练的第一阶梯,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同步进行。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有了更直观、深入的理解,从而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实验技能。
作为大学生实践学习第二步的工程训练中心,是学生进行校内实习实训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零距离对接的重要桥梁。
该校从2012年开始在科教中心建立了大学生开放创新实践教学平台,采用“项目驱动,开放式管理”的运行模式,打破了传统实验室专业区域化的限制,使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学生都可以参与科技创新实践,学校对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物力、财力支持,研究达到一定成效后,对申请专利、参加比赛等都进行全程指导,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众创中心是学校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实践教学平台,也是师生参与教学科研,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进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
这种独创的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云梯式”实践教学体系,已经在郑州科技学院运行良久,教学效果非常突出。
坚持实践教学常抓不懈,人才培养开花结果
学生们在“真刀真枪”的实践环境中长期磨炼,实践能力快速提升,并取得骄人成果。
近几年来,在指导老师和科技骨干的带领下,学生们利用创新实践教学平台先后完成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其中小型五轴数控机床、基于五基色的彩色3D打印机、彩色陶瓷3D打印机、智能家居管家机器人等一大批高技术含量的成果应运而生。
从2017年起,该校在众创中心先后成立了“智能制造学院”“泛IT学院”“全球供应链&跨境电商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四个创新学院。前些日子,泛IT学院第一批JAVA和PHP两个试点班的54名大学生和智能制造学院赛腾工程师班的141名大学生全部高薪就业。目前,在郑州科技学院像这样的立足于实践教学的新工科班有29个,开展各类创新实践项目238个,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层次。
“众创中心作为立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打造新兴人才培养的实战平台,有利于形成教学优势、师资队伍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是推动新工科建设和激活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整体动力。”秦小刚说。(岳超杰 李军 文/图)
编辑:王佳 审核 :许会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