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工程学院:“五抓好五改进”积极探索教育评价改革

2021-10-29大河网

大河网讯 如何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10月29日,记者从河南工程学院了解到,该校立足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定位,以“五抓好五改进”为机制保障,释放办学活力,激发改革动力,提升发展能力,切实推动落实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

抓好顶层设计,改进学校发展评价

锚定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办学定位,聚焦彰显“一黑一白”(煤炭与纺织)行业特色,成立教育评价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评判学校发展能力,系统构建发展评价指标,明确了“建好示范校、创办硕士点、努力建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确立了“服务需求、突出应用,特色发展、梯次推进”的发展理念,凝练了“一主体四联动八共建”的产教融合“河工模式”,研制了《“十四五”时期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行动方案20条》,提出了以省级和校级高质量产教融合集成平台为抓手和牵引的发展路径。

抓好“五育并举”,改进人才培养评价

学校以《五育并举三全育人行动方案20条》为抓手,系统推进育人评价改革。出台《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10条举措》等政策,把辅导员校内最高待遇提高对应至中层正职,推动校领导与思政专职教师结对子常态化进课表进课堂,深入实施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出台《协同育人工作方案》,将“第二课堂实践3学分”写入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辅导学生参加创新活动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条件,将担任学生班主任或辅导员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必要条件。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改革,搭建“河南省足球裁判员培训基地”等一批高水平教研及实训平台,开展“阳光体育”系列竞赛,形成“学研训赛测”五位一体的体育模式。建设多门类公共艺术课程,建好河南省“中原民间美术”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基地,搭建纺织服装博物馆等艺教平台,形成大学生时装周等美育品牌,构建“教学、实践、文化、展演”四位一体的艺术教育机制。将“劳育”纳入第二课堂学分必修模块,将劳动实践列为党校、团校学员必修课程,制度化激励学生开展创新创造、日常生活、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劳动。

抓好师德师能,改进教师素能评价

坚持考核以育人为根本,出台《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总体方案》,大力倡导“教师站好课堂,每人上好一门金课”,形成教育、监督、激励、惩戒一体化的师德师风教育监督闭环体系。坚持评价以价值为核心,修订《人才引进类型与标准》《职称评审工作方案》,建立涵盖教师引进、晋升、聘任和考核全过程的评价机制。人才引进中,不设置第一学历门槛,坚持“不看出身看身手”,拿出在区域内有竞争优势的待遇引进学校紧缺人才。岗位聘任、工作激励和职称晋升中,重点考察代表性、创新性成果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不唯“帽子”设置岗位,不唯“论文”进行激励,不唯“分数”晋升排序,因岗聘人、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坚持发展以双能为导向,出台《双师型教师培养与认定管理办法》,将“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引培纳入二级学院考核体系,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中向“双师双能型”教师倾斜,要求40岁及以下教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必须累计有6个月及以上企业实践锻炼经历或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全力打造高水平、应用型师资队伍。

抓好贡献服务,改进学术能力评价

出台《科研贡献激励办法》,将以往单纯的科研配套改为协同育人专项,引导教师吸引学生团队参与创新创业,实行高水平论文申报制度,鼓励广大教师围绕企业生产实际问题开展研究,产出了以《棉纤维长度试验方法罗拉式分析仪法》《钢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等国家行业标准为代表的一批高水平应用型科研成果。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深挖行业企业技术需求,建设了河南省稀土复合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科研中心,依托河南经济产业链布局建设了纺织服装、装配式建筑、智能制造等一批专业集群,与高成长性企业合作共建了河南省重点纺织服装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和12个校级产业(行业)学院。

抓好综合改革,改进内部质量评价

深化教学改革,出台《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手册》,推进教学供给侧改革,确保教学经费逐年稳步增长、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落地见效、教学质量监控形成闭环、高水平教学成果逐年增多。深化育人模式改革,依托纺织服装、电子商务等专业集群,建设知行、力行等特色书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治理评价改在深处、落在实处。深化治理方式改革,出台《二级单位年度目标管理实施方案》,聚焦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领域,与二级单位签订目标任务书,将目标管理作为内部治理改革“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以小成效解决大问题”的关键抓手,持续改进内部质量评价。(许卫华)

编辑:梁倩文  审核 :魏蔚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