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第一动力——访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

2017年12月07日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尹江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如何深入理解创新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我省该如何推动创新驱动发展?12月5日,记者就此专访了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

  记者:当前,在河南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为什么要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第一动力?

  张震宇: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中特别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由此可见,科技创新是“四位一体”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当前,我省处于蓄势崛起、跨越发展,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紧要关口和关键时期,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客观需求看,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第一动力。我想,这主要从“三个改变”来谈。一要改变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低端产业的问题。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二要改变目前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问题。现在我省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还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需要依靠创新驱动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要改变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问题。要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强化科技创新,依靠创新驱动。

  记者:当前河南创新驱动发展的基本情况怎样?我们取得了哪些成效,又面临着哪些难点和问题?

  张震宇:这5年,党中央高度重视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特别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河南调研时要求我省打好以构建自主创新体系为主导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等“四张牌”。在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这一时期成为河南省科技创新实力提升最快、创新成果产出最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大的时期。

  ——创新实力显著增强。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2016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494.2亿元,在全国的排名上升到第10位。2012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01项,其中有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还有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快速增长,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4件,是2012年的2.7倍。全国区域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排名比2012年上升5位。

  ——创新体系逐步完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成功获批,成为国家赋予我省的又一重大战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中原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国家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等一批“国字号”创新载体落户河南。5年新增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14家。新增3家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7家,居全国第6位。

  ——科技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2012年以来,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258项,累计项目总投入达到305.4亿元,实现新增销售收入735亿元。形成了盾构、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新能源汽车、超硬材料等在国内有技术和市场优势的产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2016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超过60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17.7%大幅提高到34.9%。

  与此同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相比,我省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企业偏少。二是创新投入不够。三是创新人才总量严重不足,高层次创新领军人才极其匮乏。四是创新平台不多。

  记者:我们该如何推动河南创新驱动发展?下一步工作的突破口在哪里?

  张震宇:省科技厅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建设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力求在加大开放力度、壮大产业集群、扩大主体规模、放大政策效应上取得实效,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提供第一动力。为做好下一步工作,我们主要瞄准以下突破口。

  一是加快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引领辐射全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推进自创区体制机制改革,激发自创区发展活力。大力推进生物育种、可见光通信、超级电容、工业CT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完成辐射区遴选工作,构建形成“3+N”自创区发展格局。实施产业集群重大科技专项,打造1至2个在全国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二是培育壮大“四个引领”,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我们将以“四个引领”为主要载体,加大创新引领型企业培育力度,加快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加大创新引领型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引进、培养一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加大创新引领型平台建设力度,积极参与国家实验室建设,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加速布局省级创新平台,持续推进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加大创新引领型机构建设力度,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型研发机构。

  三是着力强化“四项支撑”,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扩大开放合作,集聚创新资源。着力拓宽科技投入渠道,争取在最短时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着力优化创新环境,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市县区域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知识产权强省建设。


编辑:祝萍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