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新推出中国首部关注老龄社会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
书封
大河网讯(记者莫韶华 刘晓明)当70后叹息老之将至,80后惊呼已经油腻,90后调侃自己"人到中年"的时候,近日,茅盾文学奖得主河南籍作家周大新推出了最新长篇小说《天黑得很慢》。当"老"不单纯是生理现象,而变成了全社会关注的话题的时候,看文坛实力派作家如何做出反映。
这是中国首部关注老龄社会的长篇小说,同时写出了生命的蓬勃与死亡、爱与疼惜。全书20万字,共分七章。小说用"拟纪实"的方式,用万寿公园的黄昏纳凉活动安排结构全书。周一到周四,是养老机构、医疗保健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专家的推介活动,周五到周日,是陪护员用亲身经历讲述陪护老人的故事。后三章是小说的主体部分,通过陪护员的观察,反映了中国老龄社会的种种问题:养老、就医、再婚、儿女等,既写出了人到老年之后身体逐渐衰老,慢慢接近死亡的过程,也写了老年人精神上刻骨的孤独,同时,更写出了人间自有真情在。
周大新新书签售会现场
小说从文学入手,从故事和人物入手,逐渐获得了哲学的高度和深度。每一个生命自从诞生,就在慢慢靠近衰老和死亡。在这个过程中,人所有的活动和情感,人所保存的所有的文明与记忆,都在与之对抗。正如收获了无数好评的电影《寻梦环游记》中说的:"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只要有人记得,只要有爱,只要有生命走过的印痕,活着就一直有价值,有意义,变老就不可怕,死亡也不那么悲凉。
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评论该书称,"一个作家的写作伴随着自己的生命历程,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对周大新来说,尤其难。儿子英年早逝,他写出《安魂》;自己慢慢变老,他写出《天黑得很慢》。我觉得他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在写自己,写生命。"
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说,周大新是中国文坛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他的目光始终瞩目于不断变化的现实,他的笔触始终着力于人心中最温暖的部分。《天黑得很慢》,关注老龄社会,淡淡的忧伤中带着生命的旷达。
正如墨西哥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的:"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死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作者简介
周大新,当代著名作家,河南邓州人。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人民文学奖、冯牧文学奖、茅盾文学奖、老舍散文奖、"中国好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有《周大新文集》18种20卷问世。著名作品有《走出盆地》《战争传说》《第二十幕》《湖光山色》《安魂》《曲终人在》等。
编辑:王亚辉 审核 :新闻总值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