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实验名师点评高考理综物理:平稳中有创新 常规中有突破
大河网讯(记者 张楠)6月8日,在上午的理综科目考试结束后,大河网记者采访到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实验中学名师张颖婕。对于今年的物理试题,张颖婕认为,试题难度略有降低,试题的考查结构在形式上和各题赋分上与去年相同。
今年试题对考生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和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和探究等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及创新性。部分题目设计新颖,例如17、19、23题,24题有所突破,考查了动量。整卷难度适中,紧扣课标和考纲,既能积极引导高中教学,又能有效区分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的学生,体现高考试题的选拔功能。具体特点如下:
▲突出主干知识,注重双基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动力学、能量、电磁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力学和电磁学分值基本均衡。考生见到试题应该感觉模型比较熟悉,但要想拿到高分,还需要扎实的基本知识和较强的综合能力。如14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16题考查点电荷电场的叠加,考查最基本的矢量合成方法;15和22题均对弹簧有所考查,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19题巧妙地将电生磁、磁生电以及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判定结合在一起,考查基本的知识和方法。选考34(2)题考查机械波一个难点问题,也是继2011年课改以来全国1卷第2次考查机械波的大题。考生要重视基本知识和规律,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
▲注重核心素养中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的考查
实验题一力一电,一易一难,其中第22题略有变形,考查基本的读数和实验原理,对重力加速度g的取值和有效位数有要求,需要考生计算时沉稳而细心。第23题是创新题,难度较大,试题将传感器元件、测电阻、图像处理数据以及利用图像得结论融合在一起,考生需要知道为什么做这个实验、如何做实验、如何处理数据(表格和图像)等,对考生的实验探究和思维考查要求较高。
▲加强了试题的综合性,注重建模能力的考查
计算题24题以生活中的烟花为背景,将动量、能量和动力学结合在一起,是力学综合题;25题将原子核物理中的氕核、氘核放入有界电场和磁场综合起来,考查物理本质的规律和思想方法,突破了以往将重难点侧重在于数学的运算的特点。考生熟悉的模型加上微观实际存在粒子,让学生觉得题目既熟悉又有新意,试题情景清晰、层次分明、综合性强,有很好的区分度。24、25题,对考生的题意分析能力和建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考生应注意掌握基本知识、规律和方法,还要训练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注科技前沿,注重应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
试题中第20题以科技前沿为依托考查万有引力与航天中的双星模型,考生需要从题目情境中建立熟悉的模型后进行求解,体现了物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学科特色,同时也对考生进行了核心素养中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渗透。
编辑:杨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