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重燃河南亚运记忆

2018-08-18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小娟实习生李奕青

  1974年,中国农历甲寅年,虎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许多大事,丹江口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建成,秦始皇兵马俑横空出世;这一年,出生了许多如今当红的明星,吴彦祖、周迅、徐静蕾、林志玲、陈奕迅、黄渤、吴京……同样在这一年,中国代表团第一次走进亚运会赛场,并由河南人苏之渤摘得中国亚运史上的第一金。从此,五星红旗开始高

  高飘扬在亚运会的赛场,中国在亚洲的体坛霸主地位再也无可撼动。44年间,河南人和亚运会的情缘从无间断,从中国亚运首金获得者苏之渤,到今年首次走进亚运会赛场的朱婷,一代又一代河南体育人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铸就了一个又一个光辉岁月。

  3届1974年1978年1982年射击

  苏之渤

  无与伦比的成就感,终生难忘

  每到亚运会前夕,苏之渤的电话就成了热线,总会有各路媒体请他回忆亚运会的首金盛况。1974年9月2日,25岁的河南人苏之渤在德黑兰亚运会男子自选手枪慢射项目中,一举夺金,成为中国参加综合性运动会第一枚个人金牌获得者。这枚金牌的意义,并不逊于10年后许海峰夺得的奥运首金。“现在回忆起来,我参加过的三届亚运会,带给我的是终生都难忘的成就感,无与伦比。”69岁的苏之渤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闭塞环境帮了大忙

  再度回忆起44年前的那个巅峰时刻,苏之渤还是非常感慨,他告诉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那个时候的信息通讯还不发达,“没有手机,没有网络,也没有中文报纸,我们完全是封闭的,根本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首金之争”。

  正是有着这样的心理,苏之渤才没有任何压力,发挥了自己的真实水平,提前5分钟就打完了60发子弹,552环的成绩帮助他获得了该届亚运会的第一枚金牌,这是中国队的第一枚亚运金牌,也是中国队参加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的首枚金牌。一直到当天下午颁奖时,苏之渤才了解到自己这枚金牌的分量和意义。

  1949年出生的苏之渤生长在一个军人家庭。不过,少年时代的苏之渤并未接触过枪支。1964年,开封射击俱乐部到苏之渤所在的学校选苗子,从未摸过枪的他竟被选上了。苏之渤仿佛是为射击而生,仅训练半年多,他就夺得了河南省运动会手枪慢射冠军,并进入河南省射击队。1965年,因在全运会上的惊艳表现,他被选入国家队,成为一名专业运动员。

  之后,苏之渤返回河南老家当了一名钣金工。然而,工作的变动并没有使苏之渤失去对射击的热爱。1972年的一天,苏之渤了解到中国有可能组团参加1974年亚运会,兴奋了很久,“我开始悄悄早上锻炼,恢复体能,每天跑3000米,做引体向上和俯卧撑来练力量,毕竟5年没摸过枪了,自己也不知道还行不行”。

  为了让自己能有握枪的感觉,尤其是提高瞄准时手臂的稳定性,苏之渤用铁皮和铁棍焊了一把“手枪”。下班回到宿舍,苏之渤就用这把“自制手枪”练习臂力和瞄准。终于,苏之渤的精心筹备有了回报,1973年3月,他被通知重回国家射击队,备战德黑兰亚运会。

  拿到300元奖金

  1974年苏之渤拿到了3枚金牌,随后的1978年、1982年两届亚运会上,苏之渤又为中国代表团夺得了1枚金牌和3枚银牌。“1978年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给我颁发了体育运动荣誉奖章,我是一等奖,奖金300元,很不错了。当时进射击队的人想法很简单,每天1块5的伙食费,工资一个月28块,就是为了能对得起这份收入和待遇,我们也应该努力。”

  在采访中,苏之渤一直呼吁现在的年轻运动员一定要能打能拼,不怕艰苦。“时代不同了,奖励机制也不一样。现在的孩子都很聪明,但吃苦的精神似乎还不是很足,希望他们能在这方面有所加强,只有这样,在关键的时刻才能挺住。要相信亚运会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一定会使你受益终生。”

  1届1986年击剑

  李华华

  仗剑走天下

  2014年仁川亚运会,河南男孩宁泽涛凭借傲人的成绩和帅气的外表赢得了东道主韩国无数粉丝的芳心。其实,早在1986年汉城亚运会上,一个同样来自河南的24岁女孩,用自己的美貌和英姿飒爽的气质,俘虏了韩国民众的心,被当地媒体热烈追捧为“亚运村最美小姐”——她就是洛阳女剑客李华华。

  1986年汉城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赢得了94枚金牌,河南健儿在这届亚运会拿到的两枚金牌都来自李华华。这个比对手矮了一截的李华华以全胜战绩荣获女子花剑团体、个人两项冠军。

  1978年开始接受击剑训练的李华华练了3个月就参加了全国乙级赛,谁也没有料到,这个只会前冲直刺的河南姑娘一路杀进前6名。1.65米的李华华在当时的国家队中是最矮的一个。“当时国家队只有我一个河南人,我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河南人。”李华华说。每天训练完,她都记日记,最后一句话总是:“华华加油,争气就要靠剑尖!”在集训的日子里,李华华经常练到呕吐,但一旦踏上了无法回头的击剑道路,要么打出成绩,要么默默无为——倔强的李华华咬紧牙关,暗下决心:“谁要是赢了我,我下次非要赢她不可!就是输,也要让她出身汗!”

  1988年奥运会之后,李华华正式退役,1993年和丈夫移居加拿大多伦多,之后便开始了恬淡幸福的家庭生活,渐渐远离了曾经的仗剑生涯。2008年,16岁的儿子接触击剑,才又将这个熟悉的字眼带入了她的生活。

  为了鼓励儿子,沉寂多年的李华华重新出山成为一名击剑教练,和儿子一起训练、一起比赛。2011年4月,“华华击剑俱乐部”在多伦多正式开业,李华华的女儿Karina和侄女Angela作为俱乐部的首批学员,在击剑赛场上崭露头角,摘金夺银,将击剑精神传承。李华华秉承着“习剑育人”的理念,在培养孩子们击剑技术的同时,帮助他们用击剑特长敲开世界顶尖大学之门。她启蒙培养的学生,已先后进入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

  2届1998年2002年自行车

  马亚军

  人生短暂总要证明我辉煌过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自行车运动员马亚军,“名不副实”可能再好不过了,因为这个“亚军”在自行车的赛场上可没少拿冠军。2002年马亚军接连夺下曼谷亚锦赛和釜山亚运会男子场地四公里团体追逐赛冠军,奠定了中国场地自行车这一项目在亚洲的领先地位。

  一句戏言变预言

  在自行车队,马亚军“黑马”的外号被叫得最响,一直到今天,他的微信名字还是“黑马”。

  “那是1994年刚进队时,领队给我取的外号,他见我长得黑,又姓马,就叫我‘黑马’了,希望我的成绩像黑马一样。”马亚军说。谁也没有想到,领队的一句戏言,竟成了预言。1997年,19岁的马亚军凭借全运会的优秀成绩入选国家队。1998年泰国曼谷亚运会是马亚军参加的第一个大型国际赛事,收获了男子场地四公里团体追逐赛铜牌。“当时参赛的四个人里我是年龄最小的,他们对我很照顾。”回忆起1998年亚运会,马亚军很感谢和自己一同参赛的几位老兄,“我跟这些老队员学到了很多东西,那一年也是我运动生涯突飞猛进的一年。”

  场地自行车向来不是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多次参加国际赛事的马亚军感慨颇多:“国外运动员正常比赛的强度是我们国内冲刺时的强度。”为了模拟国外的比赛强度,马亚军和教练组商量后,引入了摩托车牵引训练。“当初时速是平均60公里每小时,虽然危险性更高了,但是想增强实力必须要加强训练强度。”马亚军回忆道,备战亚运会时每天最少要骑70公里,最多时一天要骑160公里,这比从郑州到马亚军老家洛阳的距离还要远。

  2002年,已经是老队员的马亚军担当起国家队中长距离项目的队长。当年的亚锦赛和亚运会决赛赛场上,中国队的对手都是伊朗队,面对强敌,马亚军赛前仔细研究了对手的战略,连续两次击败对手夺得男子场地四公里团体追逐赛冠军。

  总要留下点什么东西

  “在赛场上,通过自己的努力看到升国旗听到奏国歌,这种震撼的感觉绝对是最有冲击力的,这个过程绝对是心理上的一种升华,它所给我的自信和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一直伴随我到现在。”如今,已是国家铁人三项队教练员的马亚军正在威海率领队员集训,他时常也会跟队员们分享自己的夺金经历。“真的希望队员们可以真切感受到那种感觉,是人生最大的激励。一辈子很短暂,总要在自己的地盘上留下点什么,证明我存在过,我来过,我辉煌过,才能对得起自己。”

  1届 2002年皮划艇

  宋忠波

  任人生重来,依旧精彩

  在人生最辉煌的时期果断转身,宋忠波放弃了过往所有荣耀和勋章,选择从零开始,开辟一片完全陌生的领域,这种勇气和斗志,也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全新体育人的蝶变。

  亚运会冠军的“蜕变”

  2002年韩国釜山亚运会,河南运动员宋忠波与队友合作夺得男子1000米四人皮划艇金牌。当时的他意气风发,年纪轻轻就因成绩突出被委任为河南省皮划艇队主教练。然而,对传统的体制内生活已经产生审美疲劳的他在深思熟虑之后,毅然辞去主帅职务,成为一名无拘无束但也失去了固定经济来源的“自由人”。

  为养家,宋忠波推销过化妆品,当过业务员,开过店,赔过钱也赚过钱,但他始终很迷茫,“一身的专业毫无用武之地”。有一天,从大河报上得知郑东新区运河建成了,他激动了一晚,第二天天不亮就出发去看,当看到这条河时,瞬间热血澎湃。“跟水打交道也有十几年了,没想到再见到水还是那么亲切。”当时宋忠波就想着可以在这条河上做文章。

  运动员的性格,风风火火说干就干。2007年他终于在郑东新区昆丽河东段租了一块能划船的场地,一间临时房,没有门,没有电。于是他自己动手整修场地,铺砖、刷墙、接线、购买器材,一个月后水上基地成型。

  有了自己的“地盘”,囊中空空的宋忠波借钱买了两条大龙舟,租来8条小龙舟,联系了几个退役的队友,2008年8月,河南省内堪称最正式最隆重的龙舟比赛拉开了大幕。

  可是令宋忠波想不到的是,赛事当天看客寥寥,没有赞助,宋忠波花光了积蓄,欠了一屁股债,甚至变卖了房产,有朋友不看好他的选择,称他做的是“一个人的龙舟赛”。然而,宋忠波无惧困难,经过不断努力,龙舟赛开始小有名气:2010年端午节参赛队伍30支,现场观众2万人;2011年,参与比赛队伍近40支;2012年是龙年,龙舟赛在这一年也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众多单位加入主办,并在资金上给予了支持,传统的龙舟赛正式升级为中华轩辕龙舟大赛……2017年,100支队伍近3000人参赛。宋忠波成功地将一个人的狂欢打造为一座城的盛典。

  挚爱,从未远离

  “25年前,我开始了水上运动。现在,我可以看到一座城市为龙舟而沸腾,这是我人生当中最大的成就。”42岁的汉子宋忠波说,他的挚爱从未改变。25年前,他是河南省皮划艇队主力队员。25年后,他是一帆水上运动俱乐部总教练。“这25年走得累不累?当然累!”宋忠波说,为了支撑龙舟梦,他倾尽所有,变卖房产、家人不解、拒绝省外龙舟俱乐部的高薪聘请……之所以如此,是不愿意让自己的梦想受委屈。

  “恭喜你啊,成功了!”今年中华轩辕龙舟大赛结束后,这是宋忠波听得最多的一句话。此时的他,已过不惑,鬓边的白发清晰可见,25年的印记,如刀一般刻在这个男人的脸上,他无怨无悔。


编辑:梁倩文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