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独行千里,纸上﹃拯救﹄古建筑

2019-04-13大河网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张丛博实习生程贺

  中国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王澍曾说:“建筑师,首先得是个文人。”

  神州大地上古建筑的工匠们,一定也是文人,他们没见过摩天大楼,没见过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而是秉承着“天人合一”的中国文化传统,在世界的东方树起了一座座文化丰碑。

  争奇斗艳的古建百花园,如今在人们脑海似乎只剩下四大名楼、故宫天坛这样的身影,但人称“破庙专业户”的连达用20年的乡野“漫步”,抢救式地用画笔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斑斓的古建长卷。

  这些古建筑星罗棋布般分布于乡间,很多并不起眼,或许只有极少数得到了精心保护。但它们就像是梅兰竹菊这样中国气质的草木,诞生于这片黄河哺育的土壤,继续穿透历史的时光将这种民族精神世代延续。

  古建爱好者连达看到了它们的真正价值,用脚步去丈量三晋大地,背着几十斤重的背包在那些偏远山乡奔走,以干粮充饥,以速写的方式记录乡村古建筑的现状。于是,就有了如今这一本散发着油墨芳香的《得乎檐角梁柱间:寻访晋南乡野古建》记录山西古建的作品。

  我国独特的中式建筑两千多年来传承延续不断,乃至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城市形态和构造理念,曾经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如今,我们站在钢筋混凝土建构的城市中时,这些遗留在时光里的传统古建筑,或许正被风雨逐步侵蚀、摧毁。

  榫卯、户牖、飞檐、斗拱……这些中式建筑的词汇,正在远离我们的生活,很多甚至叫不出名字。80多年前,在美国深造建筑学的梁思成,接到其父梁启超寄来一本宋朝关于木质结构规范的古籍善本《营造法式》,但当时的他却看不懂,深觉愧对祖先的他,自此与中国古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林徽因走遍中国15个省市,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

  或许我们很难像梁思成、林徽因和连达那样,身体力行地去打捞记录古建,但我们可以怀着一颗敬重之心,将更多目光投向古建,投向先人不该被淡忘的智慧结晶。

  【对话作者】

  连达:古建筑是凝固的史书

  一个人、一支笔、一个背包,为了用笔画保留古建筑,连达坚持了20年。

  1999年夏天,20岁的他怀揣3000元,开始人生第一次独自旅行。一张绿皮火车的站票直达山西,看到了震撼自己的双林寺、镇国寺。“我第一次看到古建的时候,立即被征服,那种中国式的传统审美和穿透历史时空的沧桑古朴韵味让我为之倾倒。”

  自此,只要有闲暇时间,他就会往山西跑,并且尽可能深入到更偏僻的地方,追寻那些仍保持着沧桑原貌的古老建筑。近日,连达接受了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的专访。

  大河报记者:为什么选择用画笔记录而不是直接拍照留念呢?

  连达:我多年来已经习惯用钢笔将寻访到的古建筑描绘和记录下来,并乐此不疲。其实我的工作和画古建筑并没有关系,为什么画呢,简单来说就是对古建筑喜爱到无以表达的程度。即使我围着一座庙转多少圈,拍多少照片都不能让我觉得尽兴,如果仅仅是拍照留念然后离开,那么我千里迢迢赶来和这座庙宇相聚的时间就只是拍摄照片的一会儿工夫,于是尝试着拿起笔来画一画。因为绘画是个比较耗时的过程,需要集中精力观察写生对象的每一处细节,也就等于认真地盯着古建筑看了很久,最后几乎牢牢地印在脑海中,甚至能够感觉到与写生对象在精神上的沟通和交流,将自己对古建筑和传统文化的深爱用绘画形式表达和释放出来。

  不过,在寻访古建筑的过程中,我也拍摄大量照片和视频资料进行保存,只是觉得绘画和文字记录是我更喜欢和擅长的表现形式,所以常常以这样的形式呈献给大众,实际上还有许多资料图片是大家从未见过的,小如一件雕刻、一块石碑,我不可能事无巨细全都去画,不同形式的记录是相辅相成的,影像资料也是这个时代所必然要留存的。

  大河报记者:在城市里的古玩城、茶馆等地方,有许多所谓淘来的古建构件作为装饰。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连达:这是一种很无奈的现象,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现在的古建筑盗窃、盗卖和销赃已经成了产业链,仅仅说当地是否重视和保护已经远远不能解决问题了。高额的利润刺激了无比的贪欲,许多人是用这些赃物来炫耀和标榜自己附庸风雅的虚伪外表,他们并不是真的热爱传统文化,只是在榨取和利用,却对已经濒危的文物和古建筑造成了许多灭顶之灾,这是很耻辱和令人痛心的事情。我在许多寺庙都遇到过壁画被盗割、塑像被斩首、柱础被撬走、琉璃构件全被偷光的惨状,真是触目惊心,令人切齿痛恨。

  大河报记者:考察古建20年,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不同年代的古建筑带给你的感受有哪些不同?

  连达:感受最深的就是一种文化的没落和消亡,我觉得我们还是处在中国古建筑文化消亡的阶段,这种曾经辉煌的文化正在无可挽回地走在彻底灭亡的道路上,这种消亡从清朝末期就开始了,至今仍然没有结束。中国古建筑构造理念、审美方式与现代建筑截然不同,很难同现代建筑融合,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种功能需求,因而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变得日渐衰微。

  古建筑是凝固的史书,寻访不同时代的古建筑就好比浏览着不同朝代的历史一般,首先是一种感怀和凭吊的心情,然后是通过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结构和艺术特色来感知那个历史时期的人文气息和社会风貌。比如看到了宋、金时期的建筑,就是既有大气磅礴的气势,又有精美俊逸的结构雕琢;到了元朝则又增添了一种粗犷狂放的气质,许多建筑用材随意,甚至不合逻辑地任意使用组合,对之前时代的许多规律完全予以颠覆;明清时期的建筑则因建筑材料和构造模式的转变,逐渐开始侧重追求建筑的装饰细节,最后甚至是不厌其烦地精雕细琢。所以每个时代的建筑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个性,其中既有独树一帜的创造,也有相互传承的一些内在联系,是值得仔细欣赏和品味的。

  我们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人,每当面对一组古建筑时,其实就是难得的一次对历史时空的回眸和对古老中国的追忆,不要说对全世界的了解,我们对自己生长的土地都已经变得特别陌生了,通过对历代古建筑的寻访和了解,我觉得自己可以找回作为中国人的精神归属感和认同感。

  大河报记者:河南也保留了许多古建筑,你有没有来河南继续寻访古建的计划?

  连达:我个人比较喜欢北方和中原风格的古建筑,以后画完山西古建筑,陕西、河南、河北的许多古迹也是很值得追寻的。河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留下了大量的人文遗迹,比如洛阳的龙门石窟,巩义北宋帝王陵寝,嵩山的汉三阙、法王寺、中岳庙,开封铁塔,安阳天宁寺塔,社旗山陕会馆,汝州风穴寺等,实在是不胜枚举,都是我向往的地方。

  大河报记者:近年来,传统古建和现代建筑风格贯通的中式建筑风格不断出现,你如何看传统建筑在当今时代的生命力?

  连达:现代的建筑和传统的中国古建筑是两种不同的营造理念和表现形式,如果说在当今的一些建筑中加入了部分中国古建筑的元素,那也不能算是中国古建筑的复苏,因为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建筑仅仅沦为了一种装饰符号。现代的所谓加入中国元素的建筑实际上与那些仿欧式或仿日式风格的现代建筑一样,本身仍然是现代建筑而已。

  中国古建筑不能仅仅以一种模式化的形态概括,其中有两千年来的积累演化,也有不同地域的地方性特色,并且讲求与自然山水和风貌的完美结合,尤其以传统的中国文化为内核,可惜这一切现在大都被摒弃了,现代所用的所谓传统元素,大多也就是徒具其表而已。所以如果我们能把现存的古建筑保护好、研究好,使它们妥善地传承下去,就知足了。

  《得乎檐角梁柱间:寻访晋南乡野古建》作者:连达出版: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作者用真诚又富有巧思的文字搭配157幅精美手绘,将晋南125处古建之美展现给读者,记录了众多鲜为人知的古建现状,同时也用文字记录了他的行迹和心迹。让我们能更深刻地感受传统古建之美、了解其中的历史和人文故事,同时,对传统建筑和文化给予更多的关注与保护。

编辑:贺心群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