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看仔细了!4 年内,贵州有 600 余人吃了这些东西中毒……

2019-06-20贵阳晚报

  6 月 20 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仅 2011-2015 年,贵州野生菌中毒 155 起,中毒 681 人,死亡 54 人。当天上午,贵州省疾控中心发布 " 勿采食野生蘑菇防病提示 ",提醒市民不要随意采摘野生蘑菇,绝对不要采食 " 戴帽(有菌盖)、系裙(有菌环)、穿鞋(有菌托)" 的野生蘑菇。

  贵州森林植被丰富,每年夏秋季节是野生蘑菇生长繁殖最多的时节。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州的大型真菌有 789 种,隶属 202 属,44 科,其中可食用菌 243 种,药用菌 186 种,毒菌 67 种。在贵州,常见的毒蘑菇有淡红鹅膏、秋盔孢伞、亚稀褶红菇、假淡红鹅膏、灰花纹鹅膏等。

  据省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每年 6 月至 10 月贵州进入野生蘑菇中毒高发时期,以家庭散发为主。毒蘑菇中毒事件是引起我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野生毒蘑菇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治疗方法。

  如何分别蘑菇是否有毒?专家表示,毒蘑菇的基本鉴别要点为:长有 " 菌盖、菌环、菌托 " 的蘑菇都有毒,但无 " 菌盖、菌环、菌托 " 蘑菇也可能有毒。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仅凭经验或民间鉴定方法去辨别蘑菇的毒性,如煮蘑菇加大蒜、用银针扎、看蘑菇颜色、外形、生长地方、是否生虫等,这些方法都无科学依据。

  据悉,毒蘑菇中毒的临床分型为急性肝损害型、急性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等 7 种。在急性肝损害型毒蘑菇中毒中,患者进食毒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并康复,但几天再次出现恶心、呕吐、肝区疼痛、肝脏肿大等症状,肝功能检查示谷丙转氨酶急剧升高,提示出现肝损害,在医学上 " 自觉康复 " 的这段时期称之为 " 假愈期 "。" 假愈期 " 常常会让患者、家属或大夫忽视了病情的严重性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常造成严重后果,需特别提醒注意。

  专家提醒,如果市民进食野生蘑菇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 小时)内,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毒蘑菇中毒,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在等待救治时,可以采用简易方法帮助中毒者催吐、导泻,在催吐后要让中毒者饮用少量盐糖水,防止脱水导致休克。另外专家特别提醒,保留毒蘑菇样品,或把发朋友圈的进食蘑菇的照片提供给专业人员救治参考,这一点非常重要。

  相关链接 : 近几年来在我省引起中毒死亡的几种毒蘑菇

  淡红鹅膏 : 中毒类型为急性肝损害型,是致死率极高的毒蘑菇。菌盖直径 5-10cm,呈白色,中央常有钝凸并呈米色,平滑。菌柄长 8-16cm,呈白色并有白色鳞片,上部生有白色菌环,基部生有白色近球状菌托。剧毒。含有鹅膏毒素,造成急性肝损伤,常出现假愈期。一般食用后 6~24 小时出现不适,如头昏、乏力、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出现 1-2 天 " 假愈期 ",随后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昏迷、黄疸、无尿等症状,严重者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秋盔孢伞 : 别名秋生盔孢伞、秋生鳞耳,夏秋季在针叶树腐木上成群或成丛生长,也经常出现在锯木厂的木屑堆上。食用后中毒表现与毒鹅膏菌相似,属肝脏损害型,死亡率也极高。

  亚稀褶红菇 : 中毒类型属于横纹肌溶解型。菌盖表面浅灰色至煤灰黑色,菌盖直径 6-12cm,成熟后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菌柄粗短,一般 5-9cm,浅灰色,内部松软。菌褶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菌肉白色,受伤后易变红色而不再变黑色。剧毒,近年来在我省常有发生中毒事件,病死率极高。该菌与老百姓经常采食的红菇属中的其它种类如稀褶红菇、密褶红菇极为相似,老百姓都成为火炭菌,很难从外观形态上将他们区分开来。多在进食毒蘑菇 15 分钟至 2 小时发病,初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症状,6-12 小时后出现出血尿或血红蛋白尿、肌肉痉挛性疼痛、肌酸激酶急剧增加等横纹肌溶解的症状,最后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假淡红鹅膏 : 菌盖小型至中等,直径 3~6.5(8)cm,白色,中央粉红色至肉红色,边缘无沟纹。菌褶白色;短菌褶近菌柄端渐变窄。菌柄白色至污白色,被白色鳞片,基部近球状。菌环近顶生,白色。菌托浅杯状,白色。剧毒,可造成急性肝损害。

  灰花纹鹅膏 : 灰色至深灰色、暗褐色至近黑色,菌盖中等大小,直径 5~9 cm,表面具深色纤丝状隐生花纹或斑纹。边缘平滑无沟纹。菌褶离生,白色,较密;短菌褶近菌柄段渐变狭。菌柄长 5~15cm,白色至浅灰色,常被浅褐色鳞片,基部近球形,有菌托,白色。菌环顶生至近顶生,灰色,膜质。该菌与老百姓俗称的茅草菌、芝麻菌、伞把菇等蘑菇外观非常相似,从外观形态上很难辨识。剧毒!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常出现假愈期,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导致死亡的种类。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罗林

编辑:史海山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