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前夕,洛阳“清华剑客”收到北大才女的《鹊桥仙》情书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娜 通讯员 朱甜媛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临近七夕,北大才女冯峥化情为墨为在洛阳工作的老公——清华才子吴哲明写下这封情书。冯峥用这首经典诗词《鹊桥仙》,讲述了她和吴哲明从“孔雀东南飞”到“龙凤中原舞”,夫唱妇随的爱情故事。
2015年,吴哲明和冯峥博士毕业后一起到厦门去工作,吴哲明在中船重工厦门研究院任高级项目经理,冯峥在厦门大学任教。2016年,吴哲明接到原清华大学机械系党委副书记、清华大学天津高端装备研究院洛阳先进制造产业研发基地(简称“清洛基地”)执行主任马明星的邀请:“哲明,我已经辞掉了党委副书记的职务,全职到洛阳做一个新型研发机构,有空请你尽快到洛阳来看看。”
吴哲明马上订了机票。一家家企业考察下来,他发现,印象中“宜居、有生活情调”的洛阳居然拥有雄厚的现代制造产业基础,智能制造升级、机器人应用……这些都是他擅长的领域,他在此大有可为!
“我相信在洛阳,可以尽快实现学以致用、实业报国的理想。” 2016年,吴哲明正式入职清洛基地,并将户口迁到了洛阳高新区。
2016年11月22日,清洛基地正式启动运营,这一天是他和冯峥的结婚纪念日。早已计划好要赶回去陪冯峥的吴哲明,因为清洛基地的工作以及洛阳到厦门8个多小时的漫长车程失约了。
“哲明,我相信、支持你的洛阳选择,现在中原地区的发展机遇更多,我决定离开厦门大学,带着孩子到西安交大任教,离你近一点。”那天晚上,冯峥发微信送给吴哲明这份饱含爱与付出的结婚纪念日礼物。
就这样,这对清华才子、北大才女夫唱妇随,改变了“孔雀东南飞”的惯例,先后到中原地区发展,书写“龙凤中原舞”的佳话。
在清洛基地,吴哲明与其他2位博士被称为“博士三剑客”,他担任平台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机器人控制与视觉传感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与研发团队分工合作,钻研出一整套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视觉传感方法广泛应用于焊接、喷涂等多个工业领域,用高精尖技术为企业降本增效;他带领团队长期深入企业生产一线,累计调研企业600余家,获取需求735个,服务一拖、轴研所、中船重工、郑煤机、中航光电、正旭科技、鸿元轴承等河南本地企业项目合同20余项,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现在,吴哲明已经来洛阳3年多,他的南方普通话中多了几分“河南味”,他经常向清华的师弟师妹们推介洛阳,推介河南,“洛阳以及中原地区正处在高新技术植入的‘最佳窗口期’。3年来,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深入调研与座谈交流,我愈发坚信这是一片可以让技术落地生根、快速转化的沃土,欢迎大家到洛阳来工作,我和老婆冯峥的幸福生活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今年7月,吴哲明的师弟清华大学博士马涛入职清洛基地,“博士三剑客”升级为了“博士F4”。
吴哲明和冯峥的爱情故事发挥着正能量,一批又一批“龙凤”正在通过清洛基地的平台舞动“中原创新梦”。
编辑:郭同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