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迎民族盛会 庆70华诞|为备战全国民族运动会 河南省毽球代表队一个月踢坏500个毽子

2019-08-14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 实习生 徐冉 高亚博) “粗略估算了一下,上个月踢坏了500个毽子。”8月13日14点30分,在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综合训练馆4楼,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河南省毽球代表队队员们个个汗流浃背。主教练张永斌在接受大河网记者采访时说,“因为风对毽球有一定影响,所以训练馆里也没有空调,虽然我们会准备水和运动饮料防止脱水中暑,但是主要靠队员自身用毅力克服。”

【队伍】新老队员配合默契 才能赛出好成绩

“其实队员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是请假过来训练的,吃住也在这边。我们这里的运动员都是真心喜欢这项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也收获了很多。”45岁的李红霞参与毽球运动已经12年了,2007年是她第一年踢毽球。

“当时觉得看别人踢毽球就是一种享受。”她告诉大河网记者,最初只是为了锻炼身体,但是从业余到专业,李红霞说,“最主要的是坚持,爱拼才会赢。在赛场上,我告诉自己,只要最后一个球不落地,就不要放弃,就有机会翻盘。一个人的信心可以影响整个队伍,只要大家都全力以赴,结果肯定不同。”

今年21岁的蒙古族队员连仁辉从高中就开始踢毽球,现在是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大三学生,曾参加过河南省毽球锦标赛、全国大学生毽球锦标赛。

作为队伍里的主攻,连仁辉的弹跳力很好,速度也快,如何和队友们配合默契是他下一阶段练习的重点。“河南毽球的总体水平挺高,虽然各项大赛竞争很激烈,但基本上独揽第一。夏天这么热,但是大家从不懈怠,能够一起训练氛围很棒。”连仁辉告诉大河网记者。

【现场】每天训练5个半小时 组合最佳人员配备

按照张永斌的要求,下午2时30分开始,体能训练1个小时后,开始对抗练习,但是不少队员不到点儿就来了。

李红霞参加过上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这次能在家门口参加这样的全国大赛,她更有信心了,“上次因为队员之间的默契度达不到,在赛场上出现了一些失误,这是很大的遗憾。今年我们很早就开始磨合,7月份开始大部分队员参加集训,有时候队友的一个眼神都能领会他的意思。只有达成默契了,才能赛出好成绩。”

据张永斌介绍,从7月8日开始,除了3名还在工作岗位上的队员,其他人已经投入到了紧张的集训中,一天训练5个半小时。“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年轻队员因为从3月份开学时便跟着院队训练,状态不错,老队员通过集训也已经恢复体能。接下来冲刺期将进行队内对抗、组合配备的练习,从而形成最佳的人员配备。

提起队员年龄,张永斌说:“这是我们的劣势,目前除了在校大学生外,其他人年龄偏大,队伍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打竞技比赛对体力、精力、比赛节奏有很强的要求,需要老运动员调整好状态。”

关于河南队的训练进度,张永斌说:“8月中旬,队伍将进行技战术磨合,调整最佳的人员配备,到8月底,拿出最优方案做有针对性的模拟性训练。我对这次比赛非常有信心。”为了配合好队伍训练,郑大体院还专门抽调7名高水平毽球专项运动员作为陪练,全程保障训练任务的正常进行。

【现状】河南毽球群众基础良好 竞技方面需再接再厉

提起河南毽球发展情况,张永斌告诉大河网记者,“随着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的广泛推广,河南毽球参与人数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竞技毽球比赛,从青少年培养、梯队建设方面和广东等南方城市相比相对薄弱”。

令人欣慰的是,随着郑州大学等高校毕业的一批优秀学生在全省各个中小学从事教育工作,毽球项目不断得到发扬光大,所以现在青少年参与毽球运动的人数呈上升趋势,“我相信,未来在竞技方面会有很好的前景”。

最后,张永斌对大河网记者说,“因为配备了一半的年轻队员,再加上老队员的体能恢复状况良好,我对这次比赛非常有信心”。

编辑:郭同欢  审核 :新闻总值班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