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已有9位“茅奖”作家 这届“茅奖”看上了河南的应物兄

2019-08-17河南商报

  《应物兄》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来源:中国作家网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

  8月16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揭晓了五部获奖作品,分别是:梁晓声的《人世间》、徐怀中的《牵风记》、徐则臣的《北上》、陈彦的《主角》和李洱的《应物兄》。

  其中,李洱出生于河南济源,从“茅奖”作家的出生地或祖籍来算,河南已经有9位“茅奖”作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对于接下来的写作计划,李洱没有透露,但他表示“阅读和写作从未中断”。

  李洱,生于河南济源《花腔》曾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曾在高校任教多年,后为河南省专业作家,现任职于中国现代文学馆,著有长篇小说《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等,出版有《李洱作品集》(八卷)。《花腔》曾在2003年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2010年被评为“新时期文学三十年”(1979~2009)中国十佳长篇小说。《应物兄》是他的最新长篇小说,获得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

  在《应物兄》中,李洱借鉴经史子集的叙述方式,记叙了形形色色的当代人,尤其是知识者的言谈和举止,他们的命运都围绕着主人公应物兄的生活而呈现。应物兄身上也由此积聚了那么多的灰尘和光芒,那么多的失败和希望。这是一部包罗万象、百科全书式的小说,展现三十多年来知识分子的生活经历、精神轨迹,最终构成了一幅浩瀚的时代星图。

  《应物兄》的中心情节,是济州大学儒学研究院筹备成立和迎接儒学大师程济世“落叶归根”。应物兄作为轴心人物,上下勾连、左右触及所有相关者。围绕着济州大学著名的几位老教授,以及这些大师众多的门生、弟子和友人,一场轰轰烈烈的儒学复兴大业就此展开。

  《应物兄》各色人等纷纷出没,仅给予不同篇幅描写和勾勒的鲜明形象就不下70位。人物遍布政、商、学、媒体、寺院、江湖、市井,但主体仍是三代学院知识分子。《应物兄》的出现,标志着一代作家知识主体与技术手段的超越。李洱启动了对历史和知识的合理想象,并将之妥帖地落实到每个叙事环节。于是那么多的人物、知识、言谈、细节,都化为一个纷纭变幻的时代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

  著名评论家王鸿生说,如此众多的人物,《应物兄》却做到了“人人有其性情、气质、形状、声口”。

  在文学圈的旋涡里,用13年锤炼一本书

  《应物兄》一经出版,就受到了文学界的极高评价。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这是李洱潜心创作13年的作品。

  算起来,在《花腔》《石榴树上结樱桃》之后,足足有13年时间,李洱几乎没有再发表过作品,连中短篇的写作都停止了。一个已经享有海内外声誉的作家,又正当创作盛年,被各出版社、杂志社和媒体追问写作动态,他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些年,李洱的生活变化很大,他和妻子从郑州搬到了北京。这个适应期非常折磨人,对于这样一个善于敏锐捕捉生活的作家,大概可以成为几部小说的素材了。刚刚安定下来,母亲突患重病,李洱是家中长子,又非常孝敬父母,为了给母亲治病,他和三个弟弟在几大城市求医问药。这期间,遵照母亲的愿望,他们夫妇要了孩子。

  王鸿生说,这些年李洱忙工作、忙孩子、忙着替人作嫁衣、忙着组织和参与各类文学活动,又处在文学圈的旋涡里,这个人承受了多少焦虑和被嘲笑的尴尬,我们不知道。一边在日常消耗里谈笑风生,一边默默运斤、吐丝结茧,他是如何应对外在的压力和自我的分裂的,我们也不知道。

  最终,200多万字的稿子,经过13年的锤炼,不知道经过多少次修改增删,如今以近90万字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

  对此,李洱向河南商报记者表示,事先真的没想到会写13年,确实有点累。

  “这届好作品很多,我能够获奖,只能说是幸运”

  茅盾文学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每四年评选一次,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对于此次获奖,李洱直言“幸运”:“这届好作品很多,中国文学到了出大作品的时候了。我能够获奖,只能说是幸运。”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李敬泽认为,《应物兄》是阐释的空间非常辽阔的一部作品,“《应物兄》一出,批评家们兴奋了,批评家们觉得我们可有施展的了,大家必须抢,因为我们只有在这样的作品面前,一个批评家的才智、一个批评家的本事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李敬泽说,他看《应物兄》的时候,专看好玩的地方,专看活色生香、人情世故的地方,专看人的那些欲望、他的那些复杂的经验、他的那些所坚持所追求的地方,“说白了,我就专看热闹,我觉得那也是充满着这个时代复杂烟火的世界。”

  由于书中涉及的人物众多,情节复杂,从写作手法上,李洱表示自己一直在寻找适合这本书的写作方法,就像鸟在寻找笼子,自己尽力呈现到最好的状态,其余的就交给读者评判。

  那么,接下来,李洱有什么写作计划以及哪些构想?李洱向河南商报记者“卖了个关子”,他说:“我很少透露自己的计划,只能说,阅读和写作从未中断。”

  链接

  河南已有9位“茅奖”作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此次,豫籍作家李洱获奖的消息,令整个河南文坛为之振奋。至此,从“茅奖”作家的出生地或祖籍来算,河南已经有9位“茅奖”作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分别为魏巍、姚雪垠、李准、柳建伟、宗璞、周大新、刘震云、李佩甫、李洱,再次印证了“文学豫军”的整体实力。

  魏巍:生于河南郑州,作品《东方》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姚雪垠:生于河南邓州,作品《李自成》(第二卷)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

  李准:生于河南洛阳,作品《黄河东流去》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柳建伟:生于河南南阳,作品《英雄时代》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宗璞:祖籍河南南阳,作品《东藏记》获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周大新:生于河南邓州,作品《湖光山色》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刘震云:生于河南新乡,作品《一句顶一万句》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李佩甫:生于河南许昌,作品《生命册》获第九届茅盾文学奖

  李洱:生于河南济源,作品《应物兄》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编辑:魏蔚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