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优势互补 共赢未来 两岸携手打造竞争新优势

2019-09-06大河网

  9月5日,2019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开幕,嘉宾在论坛上作精彩发言。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河南日报记者陈辉

  共叙乡情、共商合作、共话未来。9月5日,由两岸企业家峰会主办,河南省人民政府、工信部、国务院台办、国务院国资委支持的2019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隆重开幕,来自海峡两岸政商学研人士齐聚郑州,共同探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发展大计,打造合作交流平台,携手打造竞争新优势。

  当前,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美国、德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纷纷将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塑造竞争新优势、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重大战略加紧布局。海峡两岸如何提高制造业协同发展水平和务实合作水平、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推动两岸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迈进,成了与会者讨论的焦点。

  两岸企业家峰会大陆方面副理事长张平在致辞中说,两岸制造业差距逐步缩小,形成了既互补又竞争的格局,大陆已经建立了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工业互联网逐步发展,云计算、机器人、5G等产业快速兴起。台湾依靠精良的制造技术,在半导体、精密机械制造和零部件加工精度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两岸企业应加强合作,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推动两岸优势资源整合,加快企业转型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和1+1>2的效果。

  “我国智能制造已从前期的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进入了深化应用、全面推广阶段。”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论坛上表示,两岸智能制造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交流合作平台,深化两岸企业间产业合作类目,积极拓展合作范围,加快标准融通,加强人才交流,共同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迈上新台阶。

  两岸企业家峰会台湾方面副理事长邱正雄说,大陆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当前正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智能装备产业充满商机,前景看好。两岸装备产业要全面推动智能机械产业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两岸智能产业标准,携手共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共同参与国际采购,以大带小,共同做强做大,在国际竞争的红海中力争上游。

  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建甫在论坛主旨演讲中也表示,两岸经贸合作面临新的发展,互惠互利明显,互补竞争并存。两岸制造业应该合作创立新的世界标准,不要所有的标准都由欧美来制定。现在两岸合作有强大的制造业和广阔的市场,就应该把制造业的标准建立起来。有了这些标准,半导体、医疗器材、生物制剂等各个制造门类都可以在两岸企业间自主完成,一起赚全世界的钱。

  我省作为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大省,正在实施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行动,智能装备产业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巨大,但也存在龙头企业和关键技术缺乏、产业链条和配套体系不完善、对智能制造发展支撑不够等问题。加快培育发展智能装备产业,对促进我省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具有重要意义。省工信厅副厅长朱鸣在论坛上介绍了河南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果和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优势、发展目标。未来,我省将充分利用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这个平台,大力推动要素流动和高效集聚,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聚焦数控机床、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新兴智能装备、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五大领域,打造郑州、洛阳、新乡、许昌4个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两岸(河南)智能装备产业基地核心区,努力成为两岸制造业合作的典范。

  论坛上,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应彪、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弘孟、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单忠德、西门子中国数控机床系统总经理杨大汉、台湾友嘉集团智慧制造事业部副总经理林勤喻、上银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彦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蔡荣腾等业内人士围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5G工厂等主题作了专题演讲。

  论坛影像

  图①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郑弘孟在论坛上作精彩发言。

  图②③④参加2019两岸智能装备制造郑州论坛的嘉宾。本报记者聂冬晗摄

编辑:史海山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