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漯河籍98岁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王林申享受晚年幸福 每天看电视写日记 喜欢喝点啤酒

2019-09-17大河网

  98岁中国远征军王林申给后辈们讲述当年自己的故事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首席记者刘广超记者康飞文图

  “灾荒之年被抓壮丁,远征抗日险些丧命,原始丛林传递情报,会说英语张口就来,回到故乡免费治病,年入耄耋勤写日记,一年能喝百瓶啤酒……”中秋佳节,在漯河市源汇区空塚郭乡姬于村,听着98岁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王林申的传奇人生,专程前来慰问的漯河市星火志愿团团长李胜勇及志愿者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灾荒之年被抓壮丁远征印缅抗日

  中秋佳节,记者跟随漯河市星火志愿团的志愿者来到漯河源汇区空塚郭乡姬于村王林申的家中时,他正在自己的屋里看电视。“老爷子虽然快100岁了,但是耳不聋、眼不花,平时最喜欢看电视。”一旁70多岁的儿子王国路对记者说。

  见到记者来访,老爷子立即起身,以军礼相迎,令人肃然起敬。“我是打日本的兵,现在国家和人民认可了,我高兴啊。”揭开那段战火弥漫的记忆,老人一下打开了话匣子。1941年,王林申20岁,那年秋天正赶上蝗灾,谷子都被咬断了。一天正在地里干活,村里的保长把王林申和几个老乡一块儿押走了。

  “怕半路上跑,就用绳子把我们拴在一起。”王林申回忆说,他们先到了郾城师管营集合,后来队伍从河南出发,徒步一个多月赶到四川巴中。“到了四川跟新兵会合,让我们都穿上军装,就这样参军了。”

  接下来,王林申又从四川坐着汽车一路颠簸到云南曲靖,又从曲靖坐火车来到昆明。“在昆明,我们被运到校兵场。新兵都由美国人检查身体,合格的就在胳膊上盖上大红戳。记得当时有几百人,最后合格的就剩30人。”王林申描述,没过多久有人通知他们坐飞机走,上了飞机才知道是要去印度,出国抗日。

  前线修路飞机盘旋轰炸差点丧命

  经驼峰航线到印度,王林申和战友们开始了为期四周的军事训练。“军训结束,我被派到工兵团,负责修公路。”王林申说,自己当时修的正是史迪威公路。这条从印度东北部雷多到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被称为“抗日生命线”。

  “到处都是密林,修路要铲断树木,然后用工程车施工。”王林申说,当时多靠人工,修路非常艰难。有一回正搭帐篷,听见人喊敌机来了,当时他趴到一棵大树底下躲过一劫。敌机在上空盘旋着,炮弹的爆炸声响成一片,那次死了很多人。

  “还有一次正在吃饭,忽然看到敌机来了,当时炮弹正好落在我们做饭用的锅里,顿时炸开了花。当时我觉得自己完了,等缓过神儿来,发现还活着。但是炸伤了手指。”王林申伸出手给记者看,现在的手指还有点畸形,老伤疤依稀可见。

  最大遗憾没能在战场上与日军拼杀

  “受伤后,我被送到了前线的美国医院养伤。”王林申回忆说,从美国的战地医院康复以后,因为读过私塾,他被派到总指挥部军邮501局工作,后来又到战车第一指挥组2002军邮派出所,负责军队的信件收发。那时还和总指挥官美国人史迪威将军等人见过面。

  “缅甸战争胜利结束,我就被调到新一军军部,任军邮345局局长。”没多久,王林申随部队从密支那上飞机回国了,在云南机场等候命令。“在飞机场睡了一夜,坐飞机到广西南宁,又从南宁坐船到广州,接受日本投降。”

  七八个月后内战开始,好多人都思想动摇了。王林申说,当年他向上级提出回家的请求,但是没有获批,最后连续申请了七八次,领导才同意。

  1947年,王林申从长春回到沈阳。在沈阳辞职后,坐飞机到天津,又坐火车到北京。新中国成立后,回到漯河老家。王林申说,自己最大的遗憾是没有在战场上与日本侵略军真刀真枪地打上一场。

  晚年幸福每天写日记喜欢喝啤酒

  回到老家,王林申一直务农至今。多年来,老人靠着在缅甸学习的针灸按摩技术,免费为乡亲们治病。现在老人身体情况不错,和大儿子生活在一起。他住在一间小平房里,一张木板床,收拾得很利落,生活平静而简单。

  记者在老人的屋里看到,老人的床对面墙上悬挂着一个崭新的平板电视。翻开老人的床铺,床头压了10多本日记。“2019年8月2日,今天是外甥的结婚日……”记者注意到,日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每天发生的事。“每天看电视、写日记是老爷子必须要做的事。”儿子王国路说。

  在与王林申聊天中,老人的口中不时会蹦出一两句英语。“Howareyou?”“sit-down,please”……“这些都是抗战的时候跟外国兵学习的。”王林申向记者回忆说,在军邮局时,他每天都会到前线美国驻扎地送信和收信,一来二去也学会了一些常用的英语,至今没有忘记。

  记者还在王林申的床下看到了不少啤酒瓶子。“都是老爷子自己买的,平时缺啥从来不让我们帮着购置。”儿子王国路说,父亲的身体很好,除了看电视、写日记,就是喜欢喝点啤酒,一年下来能喝100多瓶。考虑到他的身体,家人也多次提醒,但老爷子就是好这口,时间长了也就随他了。

  慰问祝福各界送来奖牌衣物和食品

  “老兵王林申是前几年我们在一次寻找老兵活动中发现的,我们的志愿者每年都会来到这里看望慰问。”漯河市星火志愿团团长李胜勇告诉记者,这次听说要来看老爷子,漯河医专的8名新生、漯河“新时代好少年”戚伯雄带着3名同学,都跟着志愿者们来了。

  “老爷爷在远征的抗日战争期间死里逃生,让我们非常佩服。”戚伯雄告诉记者,他们深深感受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今后一定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

  采访期间,正好碰到深圳市龙越慈善基金会委托漯河市公益志愿者团队为老人送来抗战纪念章、雕塑、衣服和毛巾,还有一封全国人民为抗战老兵写的感谢信。漯河市公益志愿者团队负责人武俊丽为老人戴上纪念章、穿上新衣服,聊天拉家常。

  “老爷子,你眼神好,也识字,要不给大家念念感谢信?”在武俊丽和志愿者的邀请下,王林申拿起了感谢信:“天下艰难际,时势造英雄,我们要向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

  读着感谢信,王林申热泪盈眶。“没想到还有那么多热心人记挂着我们。”临走时,王林申老爷子伸出右手,给大家敬了一个军礼。

编辑:史海山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