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九年前连夜给顾客赶制的“龙袍” 几年后她为何又花钱买了回来

2019-10-12大河网

  独立服装设计师王丽在她的服装店里

  河南商报见习记者左冬辰/摄

  河南商报记者郝楠楠

  2010年农历十二月,距离春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王丽接到了一个来自哈尔滨客户的订单。客户是一名反串演员,想要王丽为其定制一件“龙袍”,要求是1比1还原同年戛纳电影节上某知名女星穿的那件。

  彼时的王丽,已经是演出圈小有名气的服装师,她主要的收入来源,就是制作演出服。当然,这并不是这位反串演员选择王丽的主要原因,对方选择她,是因为她是一名绣娘。

  初识 两串“葡萄”她绣了三四天

  “我爸爸是工人,妈妈是农村典型的家庭主妇,可以说,我们家没有一点儿时尚和文艺的基因。”跟河南商报记者回忆起自己的从业经历,王丽忍不住调侃了一下。

  如果从小时候追溯的话,王丽跟文艺也不算是全无交集,上学时她最大的爱好就是涂涂画画,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甚至连颜料和画板都没有,简单的水彩笔,她也画得开心。所以,当家人问她愿不愿意去学刺绣的时候,王丽果断答应,因为在她看来,“在纸上画画和在衣服上画画,不都一样吗”?那是2003年,她刚刚19岁。

  在王丽的记忆中,入行的时候,郑州市场上的专业绣娘,加上自己的老师,也不过三五人。一是当时市场上做服装定制的不多,二是部分品牌直接跟外地刺绣产业达成了合作。

  “最难的是啥?我觉得是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吧。”王丽回想着,“十八九岁,正是爱玩的时候。学刺绣,一坐就是一整天,一整天就对着这一个花样,很多人会觉得无聊,学不下去。”

  3个月后,老师给王丽指派了第一个任务,在一个紫色的纱质披肩上,绣两串“葡萄”。纱质披肩单薄、易损,很考验绣娘功夫。果然,王丽一上手,披肩就“扒丝”了,她只得把刺绣轻拆了,重新修整,再绣。就这样反反复复,王丽跟两串“葡萄”较上了劲。三四天之后,王丽人生中的第一件绣品终于完成了。

  成长 逛公园、逛博物馆、看展览

  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绣娘,可不单单是学会刺绣技术这么单纯,更重要的,是作品整体的呈现效果,包括绣品样式设计、对色彩的感知、对面料的理解等。

  所以,掌握技术之后,逛公园、逛博物馆、看展览成了王丽最喜欢的事儿。

  “每天到公园,看到花花草草都得蹲下来研究半晌,看它们的姿态,想着怎么才能在衣服上绣出这样的神韵。”如今她最拿手的,是绣牡丹。出去旅游,王丽一定会去博物馆转转,去跟服装相关的展区看看。

  此时的她,渐渐从一个绣娘往“服装设计师”的角色转。

  2007年下半年,王丽辞职,去一家服装设计学院进行了服装结构等方面系统的学习,“以前是偏重设计、刺绣等方面,这次学习简单来说就是学会怎么从设计到裁剪制作,做出来一件完整的衣服。”

  至此,王丽完成了在服装行业的再次蜕变。

  学成之后,王丽在一个做婚纱、礼服的朋友那里帮忙做衣服,将近一年的时间。虽然能养活自己,但跟刺绣反而离得有点儿远了。“那时候赚的钱足够养活自己,但心里总有一些遗憾,我是真的喜欢刺绣。”在积累了一些行业资源后,王丽决定开一家工作室,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

  深耕

  14天赶制出明星同款“龙袍”

  2009年5月份,王丽在西里路上找了一个闲置的服装工厂车间作为自己的工作室,开始向独立服装设计师转型。

  但转型之路并不容易。除了做婚纱、礼服来维持营收之外,王丽也有意识地接一些跟刺绣相关的活儿。那时候,演艺行业的反串演员正火,类似李玉刚的汉唐古装反串最受欢迎。王丽就结识了一群反串演员,开始出一些带有刺绣元素的古装作品。

  2010年农历十二月份,王丽接到了一个来自哈尔滨反串演员的订单,对方要求王丽为其定制一件“龙袍”,要求是1比1还原同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某知名女星穿的那件,而且要得很急。

  在没有设计稿的前提下,如何1比1还原?王丽在网上检索了这件衣服各个角度的图片,用A4纸一张张打印出来,贴满了大半个工作台的墙面。一遍遍观察,一遍遍记录,一遍遍在图纸上修改。设计稿定下来之后,她开始没日没夜地赶工。“我记得很清楚,一共用了14天的时间,把作品完成。大年三十那天,我把衣服给客户寄了出去,然后才回家过年。”

  几年之后,那名反串演员告诉她衣服不再需要了,王丽又花了一笔钱把它买回来,一直到现在,这件“龙袍”都还挂在王丽的衣橱里。“每件衣服都是自己的孩子。”她说。

  最近几年,她干脆把工作室的业务重心放在了旗袍上,做生活旗袍、妈妈旗袍、演出旗袍等服装的定制。她的作品价格在2000元~6000元,在行业内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

  “刚学刺绣的时候就觉得,我的作品穿在顾客身上,不仅要自己满意,更要让顾客觉得骄傲。”王丽说,当初的这份自我要求,她一直都牢记。


编辑:郭同欢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