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二里头遗址历经60年的考古发掘 三代考古人讲述他们的专属记忆

2019-10-19大河网

许宏

王宏章

刘忠伏

  

  河南商报记者郑超付首鹏/文王访贤/图

  拨开3800年的历史烟云,二里头遗址在经历六十年的考古发掘后,显现出第一王朝的大都气象。

  六十年,凝聚三代考古人的青春和汗水。河南商报记者专访到数位亲历二里头遗址发掘的考古人,跟着他们一起回望这段不朽的文明。

  第一代考古人刘忠伏:

  爬上14米高的脚手架“航拍

  1975年,刘忠伏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1978年正式加入二里头遗址的发掘,是第一代考古人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参与发掘了2号宫殿,据他回忆,当时全队人都非常振奋,20岁出头的他更是激动不已。

  宫殿发掘后,需要拍照留存。刘忠伏绑着安全带,慢慢地爬上14米高的脚手架,举着相机向下俯拍。那时候的发掘工作者生活条件很艰苦,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没有电灯,只能点煤油灯,“一个月的伙食费也就十来块钱,但我们不觉得苦。”

  谈起当时的拼劲儿,刘忠伏讲起了第一代考古队队长赵芝荃。1959年,二里头遗址被发现,赵芝荃成了首任队长,一干就是20年。几乎每年,赵芝荃都像候鸟一样往来于北京的家和考古队之间。

  刘忠伏说,赵队长对河洛感情很深,2016年因病逝世后,他的生前遗愿是把骨灰撒入洛河。

  第二代考古人王宏章:

  从高中毕业到特级技工

  10月18日,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即将开馆之际,第二代二里头考古发掘工作者王宏章仍然忙碌在一处发掘工地上。

  据他回忆,35年前,也是在10月的秋天,他来到了二里头考古队。那时他二十出头,高中刚刚毕业,负责给文物拍照做记录,跟着第二代考古队队长郑光工作。

  “我刚来不久,就参与发掘出一件铜斝,心情非常激动,这也是二里头遗址目前发掘的唯一一件铜斝。”王宏章立马按动快门,为它拍下了“出生照”。

  他经手过这座中国明星考古工地最早的航拍,也亲身参与发掘了遗址中的很多重大发现。比如中国最早的“紫禁城”——宫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等。

  从1984年应聘到考古队至今,王宏章从20多岁的小伙,成了年过半百的“大叔”;从中级技工,到特级技工;从一个拍照的高中生,到“带”博士生的考古学者。他在这片热土上挥洒着青春,成了目前二里头考古队的“元老”。

  第三代考古人许宏:

  网红大V将二里头推向公众

  许宏是第三代二里头考古队的队长。除了学者,他还被贴上了其他标签:畅销书作家、小众学术“网红”、拥有95万粉丝的微博“大V”。在许宏看来,新一代考古人应该乐于为公众普及历史知识,让更多人了解二里头。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那条著名的“绿巨龙”,便是许宏参与发掘的。2002年的一天,有村民参与的二里头遗址开挖正在进行,忽然发现了一个黑乎乎的铜铃,铜铃的铃舌呈活动状。许宏认定这是一件非常了不得的文物,当即决定将上下左右全部掏空,进行整体搬迁。眼见天色已晚,为防不测,许宏把吉普车开到旁边,用车灯照着,小心翼翼地清理周围的附着物,直到将这个全长近1米且包装完整的器物移到他的卧室,他才松了一口气。

  “前些年我去看过赵芝荃先生,告诉他二里头要建博物馆了,邀请他建好的时候来看看,结果老先生没等到这天就驾鹤西去。”许宏满是遗憾。

  花絮

  一个普通村民三代考古人的朋友

  郭振亚是圪当头村的村民,出生于1951年。由于家离二里头遗址近,他小时候没事儿就跑去玩。

  他看到考古人员拿着洛阳铲在地面上钻来钻去,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极大的好奇,跟考古队员打成了一片。

  1974年,当时他22岁,在生产队当会计。这天他到西地砖窑种红薯,刚将铁锹挖下,觉得下边硬硬的,他的心猛地一惊,小心地将土扒开,只见一件绿锈色的物件呈现在他的面前。他脱下外衣,将这物件包起来,一口气跑到村北的二里头考古研究所。

  当时的考古工作队队长赵芝荃,小心地剥去上边的浮土,眼睛忽然亮了,“厉害呀!这可是我们二里头发现的第一件宝贝呀!”送去洛阳“验明真身”得知,这是一件中国乃至中亚地区所发现最早的青铜三足爵礼器。

  时间拉回到现在,郭振亚依然能够清晰地指出当时的发掘地点,从那以后,他对二里头的兴趣越来越浓,成为一位乡土考古学者,也和二里头的三代队长都成了好朋友。

  在采访中,他对二里头遗址如数家珍,每走到一处,他都能说出这里的故事。

  郭振亚是一个普通的村民,更是一个为保护二里头遗址而生的文化使者。


编辑:梁倩文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