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疫情期间,郑州这位老师创作诗歌,为孩子们种下希望

2020-03-14大河网

  在家中为孩子们写诗的史新枝 受访者供图

  河南商报记者李志远

  疫情期间,校长、园长们纷纷以笔为枪,一封封言辞恳切、语重心长的书信飞进千家万户,如春风化雨般令每一位家长收获并感动着。

  面对这场疫情,幼儿园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成长呢?

  在繁忙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余,郑州市管城区商城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史新枝把想给孩子们说的话写成了一首诗。

  老师的期许(节选)

  孩子们/世界是属于我们的/她也属于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只动物……/我们要珍爱这世界上的万物生灵/我们爱他们,他们才会更爱我们

  孩子们/闪亮的生命是由一个一个的小细节串成的/认真洗手、安静进餐/起立让座、轻声交谈/扶起一棵小树,为受伤的小鸟包扎翅膀……

  孩子们/请坚信,我们国家一定会战胜怪兽疫情/把它消灭得干干净净、无影无踪/你们很快会自由地奔跑在阳光下,呼吸花的芬芳、尽情地拥抱彼此

  确定题材、一气呵成

  “怎么说,说什么呢?人生观、价值观、生命教育等太深奥,孩子们听不懂,说得太多,孩子们听不进去。”一开始,因为没有思绪,史新枝的创作便陷入了困境。

  在思考了一段时间以后,史新枝决定把她想说的话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用最简洁的语言和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说给他们听!”

  经过两天的构思,2月26日的晚上9点,史新枝坐在桌前,思绪打开,手指飞舞。40分钟后,诗歌《老师的期许》初稿完成。

  不过,虽然完成了初稿,但她自己并不是很满意,“我想隆重点出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为孩子们树立榜样。但是该怎样让孩子们一下子记住他们呢?孩子们最喜欢比喻,我该把他们比作谁呢?”

  史新枝不停地查阅资料,转眼间就到了深夜。终于,一个词跳入了她的视野:定海神针。

  对!“定海神针”是国人对钟南山院士的一致赞誉,孩子们也都知道定海神针的厉害。李兰娟院士用“病毒克星”,这也是孩子的语言。

  于是其中两句话改为:“国士无双定海神针——钟南山爷爷出现了;巾帼英雄病毒克星——李兰娟奶奶出现了!”

  以声传情、心系孩子

  文字稿完成了,史新枝要亲自读给孩子们听。在哪里录音呢?家里的大宝要安静,小宝太闹腾,史新枝便来到了幼儿园。

  往昔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幼儿园此时却冷冷清清,这更增添了她的一份期许。一遍、两遍、三遍……录到了第11遍,她才满意。

  想到孩子们更能接受视频的形式,史新枝仔细挑选了54张孩子们在家的照片,又分为加油篇、健康篇、致敬篇、关爱篇、成长篇,每一篇章都和诗歌中一段相对应。

  然后加片头、片尾、字幕,修修改改,用了一天的时间,她才将视频制作完成。

  经过整整一个星期,诗歌《老师的期许》终于和孩子们见面了。

  史新枝说,也许孩子们还不能完全领悟到她的那一份期许、那一份爱,但只要孩子们听了看了,她相信,成长就已经悄然发生了!

编辑:郭同欢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