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一线“90后”女孩:把希望写在防护服的背后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龚砚庆 张笑闻
“17年前那些被你们保护的‘90后’,如今正投身战‘疫’负重前行。曾经喜欢在校服上涂鸦的这群人,如今把希望写在了防护服的背后。”
这是3月13日,我省第十批赴武汉医疗队队员张文君,在换岗空闲时发给记者的一段微信留言。这个“90后”姑娘告诉记者,这句话是自己支援武汉的宣言,“再苦再累,读到它,就感觉又充满了干劲。”
1991年出生的张文君,是开封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的一名护士,也是医院里最早写下支援武汉请战书的人。
1月26日,大年初二,我省首批援助武汉医疗队集结出征。得知消息的张文君,第二天便将请战书交到护士长手中,请求支援一线。
“当时有些忐忑,因为我的工作是儿童护理,不知道会不会被选上。”张文君的担忧没有等待太长时间,2月18日,她被通知将作为第十批医疗队队员翌日奔赴湖北,支援前线。而此时,她还未来得及告诉家人自己要去武汉的消息。
出发前一天,张文君剪去自己的长发
刚到武汉,张文君面临的第一道难关是适应新环境。“之前在医院护理婴幼儿,现在护理对象变成了成年人,用药剂量、病人护理方式都要重新学习。”但身处前线,张文君和儿童医院的同事们没有充足的培训时间,于是他们决定边做边学,在一次次实操中让自己尽快熟悉起来。
“以前护理新生儿时,只要按照常规方式和动作,就能把每一个小生命照顾的很好,而这里的病人都上了年纪,有的甚至行动不便,把他们照顾好需要更多的精力和耐心。”张文君说,给病人喂饭、帮老人翻身、更换尿不湿、陪他们聊天,这些平时稀松平常的工作,在厚重防护服和护目镜的缠绕下,每一步都显得困难重重。
张文君照顾病人
每次下班,张文君都会将当天工作的经验、感受写进日记,与同事们交流:
“3月7日,上了一个夜班,凌晨3点接班,由于晚饭吃的早,当接班不久,肚子饿的咕咕叫……但我们谁都没有出去休息一下,因为我们知道防护物资是多么珍贵,用一套就少一套,我们就相互打气,聊聊我们刚来时候各种不熟悉……到现在的得心应手,慢慢调整呼吸,转移注意力。”
“这些天,病房里来了一些特殊病人,他们都是养老院的老人,平均年龄在80岁左右……其中14床老先生双目失明,比较烦躁,不清楚自己为何住院,对我们十分抵触……我和小珂就在一边安慰他,‘您现在生病了,等病好了就让您回家’,渐渐地老人安静了下来,此刻我的内心充满了力量!”
张文君在武汉写下的日记
在日记的最后,张文君写道:
“每天的班车上,我都会选择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感慨武汉的美好,好想漫步在这座美丽的城市,想象着喧闹的街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让我们相约温暖的日子。”
在这座城市,有无数个“90后”重担扛肩、只身向前。他们坚信,武汉,一定会迎来自己的春天。
编辑:梁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