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民权县父子接力三十载 甘做烈士守陵翁 红色文化传承给子孙后代

2020-04-05大河网

  4月4日,渑池县大学生在家手持鲜花进行悼念。王家臣摄

  □河南日报记者王平赵若郡

  民权县北关镇政府东北8公里,李馆地道抗日遗址孤零零地横卧在田野里。远远望去,斑驳的白墙皮已经脱落,灰色的墙底依稀可见;屋顶上层层叠叠的橙色瓦片,经过时间的冲刷已凹凸不平。

  李馆地道是全国为数不多保存完整的抗日地道遗址之一,现保留地道400多米,抗日烈士杨朝起的墓碑就坐落在遗址内。4月2日,清明节前,虽然没有往年人来人往的热闹,但赵庆民还是起了个大早,清扫院落、擦拭墓碑。

  今年53岁的赵庆民是民权县北关镇李馆村村民,这是他从父亲赵松武手中接过“扫帚”的第5个年头,是李馆地道的第二代守护人。

  “听俺爹说,小时候他整日吃不饱、穿不暖,因为个头小很多部队都不要他,杨朝起看他可怜收留了他,这才当上了兵。”赵庆民讲起了杨朝起和父亲相识的过往,“跟着他当了三年兵后,正巧刘邓大军路过,父亲便跟随刘邓大军继续战斗。”

  1953年,赵松武因病解甲归田。这时他才得知,当年留在当地开展工作的战友杨朝起在一次同国民党顽匪的激烈战斗中牺牲,老百姓在李馆村为他修建了陵墓。

  20世纪80年代末,赵松武看到烈士墓及其相邻的地道遗址年久失修,心痛不已。他主动找到村干部说:“那地方没人看管怎么行?我跟烈士做伴去。”说罢,铺盖、锅灶一背,搭个草庵,他就在老战友的墓前住了下来。

  “年轻时偶尔跟着父亲看护烈士墓,那时我们就并肩坐在石阶上,他还叮嘱我,等他老了走不动了,多给这里扯扯草、扫扫灰。”回忆起当时的场景,赵庆民历历在目。

  茫茫原野,孤立坟茔,从1990年到2015年,赵松武老人一住就是25年。这些年来,他独自一人吃住在大院内,手电筒、马提灯、收音机成了他形影不离的“伙伴”。寒冬时节,他总要把烈士墓上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大雨过后,他就弯着身子钻入地道,一桶一桶地把积水提出来。

  2016年,耄耋之年的赵松武老人在弥留之际,最放心不下的还是老战友的陵墓和李馆地道。“不能让遗址荒芜了,你愿意看,就接着看。”老人对赵庆民嘱托道。

  为了信守对父亲的承诺,赵庆民果断放弃了自己在工地上的工作。“没人参观的时候,我就拿着铁锹、推着小推车、戴着安全帽,下去修缮地道,现在已经疏通200多米了。”赵庆民自豪地说。

  叶生叶落,年岁渐长,在这块僻壤之地赵庆民也渐渐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属。“每次有人来参观,我就为他们讲述烈士的英雄事迹。能看护好抗战地道遗址,把红色文化传承给子孙后代,我就知足了。”

  “下一步,我们准备把这里升级为集文化体验、红色教育、素质拓展为一体的文化园区,同时,搭建云祭扫线上服务平台,让大家能够以更多元的方式缅怀先烈、重温历史。”北关镇党委副书记刘炎介绍道。

  一个人,一座碑;两代人,一份情。赵庆民从父亲手中接过了“守陵翁”的接力棒,日复一日,寒来暑往,他们守护的不仅仅是一份珍贵的个人情感,更是一个民族不能忘却的历史。


编辑:魏蔚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