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百名记者进百村|爱吃面条的江西小伙

2020-06-28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师喆 郭歌/文 刘竞/图

  炎炎六月,黄河滩区却凉爽得很。游欢欢骑着一辆“飞鸽”牌电三轮“飞驰”在祥符区刘店乡刘店村头,打照面的村民都要说上一句:“欢欢,上俺家吃饭,给你做捞面条!”

  这是江西小伙游欢欢来刘店驻村扶贫的第三年。从鄱阳湖畔到黄河滩区,主食也从米饭改成了面条馒头。“红艳姐家的老母猪又‘将’了27个崽儿,我得去看看。”

  让欢欢惦记的李红艳从前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一家四口人,三口都吃药,花销大收入少,日子过得苦。

  如今她不仅脱了贫,还有“双重职业”。养猪技能远近有名,去年光卖猪就收入20多万元;公益岗位“应聘”成功,当上了村里的信息录入员。

脱贫后的李红艳脸上总是挂着笑

  一进门,李红艳正在厨房忙活。“中午还吃捞面条?”“中!”不太标准的河南话,一屋人都笑了。

  南方人多以米饭为主食,为啥大家都要给你做捞面条?

  “以前是只有面条吃。”

  刘店地处滩区,过去饱受黄河之苦,一年只收一季粮还“看老天脸色”。后来解了水困,全村4300多口人仍面临只有4600亩耕地的窘境。

  人均一亩多地,种地不挣钱,不种又不知道能干点啥。“我过来的第一年,上门走访经常只能吃捞面条。”

  先让大家有活干。工作队挨家挨户上门走访,贫困的查原因讲政策,补贴申请落实到位;日子还行的找老师教技术,家家都有一技之长。村委会也没闲着,建扶贫车间,设公益岗位,先后成立种植、养殖、务工三大合作社。

扶贫车间生产出的万圣节服装将出口到欧美国家

  再让地里有钱赚。“人忙了,地却荒了,咋样才能让滩区土地再生点‘金’?”2018年底,刘店和隔壁三个村合计好了,共同流转土地1.2万亩,引进万寿菊产业扶贫项目。

  “土地租金每亩800元,育苗大棚分红3000元,5个月盛花期,采摘又能挣5000元左右。家门口就有三重收入,谁不乐意?”一笔笔账算下来,一家家被说动了心。刘店村流转土地4000多亩,覆盖所有贫困户,为巩固脱贫成果又加了一道“保险”。

  一碗面条下肚,刘店村脱贫的故事也大致听明白了。

  刘店去年就摘了贫困帽,村里人的餐桌变丰富了,咋还爱吃捞面条?

  “吃惯了。”欢欢笑道,“现在的面也好吃。”

  如今,刘店又建起了电商产业园。“从村民手里收购原材料,延伸加工出黄河滩区特产咸鸭蛋、炒花生等20多种产品,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刘店乡党委书记朱登斌说。欢欢爱吃的“一风吹”面粉就是热销产品之一。

  还不到万寿菊开花的时候。上万亩半米高的菊苗随风摇曳,十数台自动洒水设备穿梭其间。“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该开花了。到时再来我们村,咱一起坐黄河边,吃着瓜,赏着花。”俨然已是一个刘店人的欢欢发出邀请,我们应了。

游欢欢在刘店乡第一届干部论坛作发言

  采访手记

  背井离乡在基层摸爬滚打两三年,苦吗?悔吗?“七百日扶贫,不负青春。”欢欢笑得坦诚。

  采访至尾声,正赶上欢欢代表刘店村参加乡里的第一届干部论坛,心念一动,也跟去听听。不大的会议室内,满满当当坐着十几位年轻干部,一个个面庞稚嫩,却都已经能独立支撑起数千人的村子。

  刘店之变,既来自产业振兴的带动,也源于人才振兴的推动。众多年轻的扶贫干部们,耐得住寂寞,吃得下苦头,咽得下委屈,在火热的脱贫攻坚一线挥洒着青春,沉寂破败的乡村也因他们焕发勃勃生机。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新时代“后浪”,终将奔涌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间。

傍晚,村委办门口的文化广场十分热闹

  乡村名片

  刘店乡刘店村位于开封市祥符区东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属于黄河滩区,是刘店乡政府所在地,辖刘店、马庄、郭寨三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312户4345口人,耕地4600余亩。主导产业以种植、养殖为主,种植小麦、花生、玉米等农作物。目前建档立卡未脱贫13户42人,2019年成功实现脱贫摘帽。


编辑:郭同欢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