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籍烈士长眠遵义70载将魂归故里 志愿者义务守墓30多年

2020-07-06大河网

△陈昌永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大河网讯(记者 何心悦)73年前,陈昌永离开故乡参军前往贵州,3年后英勇牺牲;2020年5月11日,陈昌永的两位弟弟80岁的陈聚来和70多岁的陈俭亮千里迢迢奔赴遵义,两位老人跪在大哥坟前泣不成声,他们和大哥终于“重逢”。

70余年终“团聚”

志愿者义务守墓30多年

近日,大河网记者联系到陈昌永烈士的侄孙女陈聪,5月11日的情形她历历在目:陈家6人提前一天,半夜从南阳市唐河县驱车,来到贵州省遵义市团泽镇三联村云岩组。“在墓前,我们按照家里规矩给大爷爷上香、祭拜。爷爷还止不住地念叨,“哥啊,我们找了你几十年了……”遵义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工作人员也行起军礼,表达对陈昌永烈士的缅怀。

陈烈士墓碑写着:“陈昌永烈士之墓,河南省苍台县苍台镇童庄人,现年二十三岁,中共正式党员,现任排长。”70年前,时年23岁的陈昌永在剿匪战斗中牺牲,长眠大山深处。多年来,一直有当地村民在清明节祭奠烈士,但陈家人一直不知道陈昌永埋葬之地。今年4月15日陈聪的一位亲人在微信上发现一则烈士寻亲文章,这才让陈家人看到了希望。

据悉,为陈昌永烈士寻亲的老人叫袁国应,是一名退伍老兵,他并不认识陈昌永,他所居住房子后面有个烈士墓,他便自愿守灵扫墓30多年,为烈士陈昌永找到亲人是他的心愿。2019年7月,袁国应在汇川区两参人员微信发布寻亲信息,在当地志愿者、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帮助下,9个月后终于如愿以偿。

“没想到我们真找到了大爷爷,并且还看到他的墓被人保护得那么好,我们一家人都很感动、欣慰。”陈聪说,一家人对袁国应很是感激,自己还向这位老兵鞠躬致敬,“大爷爷的墓属于散墓没有在烈士陵园,我们很感谢这些寻亲志愿者,以及遵义、唐河两地的退役军人事务局”。

袁国应

狡诈土匪伪装百姓残害陈昌永

据《遵义晚报》报道,陈昌永牺牲那天雾很大,土匪装成老百姓想过卡口,他要对方说口令,对方答不上来,他便举枪喝令对方举手接受检查,谁知心狠手辣的土匪抢先开枪,陈昌永当场牺牲。

“那时我才十多岁,当时条件艰苦,就在当地埋葬了烈士。”今年84岁的三联村村民袁国仕至今还记得,70年前,陈昌永的送葬队伍从田间一直排到山上。“那时贵州刚刚解放,土匪猖獗,给当地老百姓造成极大危害。解放军到遵义后,组织并发动群众成立农协会与村政权,他们要完成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

袁国应小时候听父辈说,1950年,为了剿灭这一带最大的土匪头子杨芝复,解放军在距离三联村约两公里的罗家坡设卡,后来,杨芝复就是在他家后面这座山的山腰的一个洞里被抓的。

陈家:始终坚持寻找

曾以为只是失踪还活着

70年来,陈家人始终没放弃对陈昌永的寻找。家里唯一有关他的东西就是一份“革命烈士证明书”。陈昌永当兵时陈聚来才6岁,陈俭亮尚未出生。有次跟哥哥玩闹后,陈聚来就很久没再看到哥哥。长大了陈聚来才知道,原来哥哥去当兵保卫国家了,那次玩闹竟是诀别。陈聚来回忆,头两年,哥哥每年都会写信报平安,大家都知道他在贵州。可是又过了两年信都被退了回来,当时通信不发达,家里虽一直多方打听,却杳无音信。

“找当地政府打听过,一开始说是失踪,大家还抱有希望,直到1983年政府发来革命烈士证书,我们才接受这个沉痛的事实。”陈聚来说,直到他的母亲去世,也一直没有他哥哥的音信,这成了陈聚来母亲的终身遗憾。

“小时候爷爷从来不提这个事,一提到大爷爷,家人都尽量回避这个话题。”陈聪说,大爷爷是全家的骄傲,多年来他的故事一直在亲人中相传。

有三人重名,确认也颇费功夫

其实,当陈家与遵义志愿者取得联系后,确认的过程也颇费周折。陈聪家人看到消息不久,很快告知唐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据唐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王海玉介绍,在唐河县的资料里,只有陈昌永牺牲在贵州的记载,并没有具体位置,且麻烦的是,遵义市汇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现贵州还有两位烈士与陈昌永同名。

“经走访当地老人,并比对遵义和我们当地的资料,在我们苍台镇五里陈村,确实有一名叫陈昌永的烈士。”王海玉说,“中华英烈网上河南就苍台县有一个陈昌永烈士,河南没有苍台县,苍台镇是唐河县的乡镇 ",最终局里认定:遵义市川汇区团泽镇三联村陈昌永烈士墓,正是今唐河县苍台镇陈昌永烈士之墓。

此后,两地退伍军人事务局数次发函往来,确定5月11日陈家前去与亲人“重逢”。

陈聪:家人正准备迁坟事宜

“我两位爷爷年纪挺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二老特别想把大爷爷的墓迁回来。和两地退役军人事务局都沟通过这件事,所以家里人在准备迁坟的申请材料,往乡里、县里一级级走流程吧。”陈聪说。

“我们尊重陈昌永烈士家人的意愿,若愿意迁回,陈烈士的墓将迁至唐河县烈士陵园。若经程序,遵义方面能够迁出,唐河县便能够走迁入的程序,并按照国家规定,到时候会为陈昌永烈士举行一个仪式。”王海玉说。


编辑:郭同欢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