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民国四公子之一 张伯驹研究中心落户老家周口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 于扬 李玉坤 实习生 郭磊
“成立‘张伯驹研究中心’在全国尚属首家,在我校强化内涵提升、建设“百年学府”的关键时期,成立研究中心,对于我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9月25日,周口师范学院校长臧振春表示。当天,在该院成立了张伯驹研究中心并举行了揭牌仪式。
据介绍,张伯驹,出生于1898年,原名张家骐,字丛碧,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周口项城人。张伯驹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戏曲研究、文物鉴赏等方面成就卓著,集当代集诗词著述、古书画收藏鉴赏、京剧艺术研究、书法绘画一身,与张学良、袁克文、溥侗并称为“民国四公子”,被周汝昌先生称为中国词坛之“殿军”。新中国成立后,张伯驹陆续将收藏的西晋陆机《平复帖》卷、隋展子虔《游春图》卷等100余件书画文物捐献或转让给国家。
揭牌仪式上,河南省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蔡英与周口师范学院科研处处长陈寒冰签定了张伯驹研究中心战略合作协。随后,周口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少青,周口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云彪以及项城市委书记刘昌宇、张伯驹家人楼朋林、楼朋竹女士共同为张伯驹研究中心揭牌。
周口师范学院校长臧振春表示,张伯驹研究中心成立之后,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周口市、项城市和周口师范学院党委、行政领导下,主要围绕“软件提升”和“硬件建设”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在“软件提升”方面,着重做好团队建设、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出版发表、成果推广以及合作共建等工作;在“硬件建设”方面,着重做好文物文献资料挖掘、整理工作,为建立“周口师范学院张伯驹纪念馆”奠定基础。
“作为张伯驹的后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和‘张伯驹研究中心’一起,为张伯驹一生的思想研究做出不懈的努力,使张伯驹研究在未来的日子里步步深入,我相信张伯驹研究的成果会更加丰硕。”张伯驹家人楼朋林女士说。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