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T+HPV检测提高宫颈癌检出率
□北京妇产医院卢丹刘勇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目前唯一一个知道病因的癌症。而且,宫颈的癌变历程漫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宫颈癌,有5年~10年的“潜伏期”。所以,只要规范体检,90%以上的宫颈癌可被扼杀在“癌前病变”的萌芽状态。
目前,筛查宫颈癌主要有两种方法:TCT和HPV检查。哪种更靠谱呢?
TCT是对结果的检查
TCT作为宫颈病变筛查的第一道关卡,显示出了明显的优势。TCT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一种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技术,与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涂片检查相比,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TCT细胞学检查能查出将近90%的宫颈癌,同时还能发现部分癌前病变,微生物感染如霉菌、滴虫、病毒、衣原体等感染。所以TCT技术是应用于妇女宫颈癌筛查的一项先进的技术。
但是单一的细胞学检查还不足以评估女性罹患宫颈癌的风险。根据现行的筛查方案,宫颈细胞学筛查结果异常的女性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组织学评价。而宫颈上皮内瘤变达到3级(CIN3)才是立即处理的标准。HPV作为宫颈癌筛查中细胞学检查的补充手段,可提高筛查的敏感性和总体有效性。
HPV是对病因的检查
每5个女性当中就有4个在一生中的某个阶段会感染HPV,目前已知有一百多种不同类型的HPV,其中大部分HPV类型被视为“低危型”,并不会引起宫颈癌。
有13种基因型的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持续感染可以导致宫颈癌变,被称为“高危型”HPV。然而,进展为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风险依据不同个体的致癌基因型而异。据统计,全世界90%感染HPV的宫颈癌病例存在于八大高危型HPV(16、18、31、33、35、45、52、58)中,HPV16和18型是与宫颈癌相关的最常见的两个基因型,高达70%。相较于没有感染HPV的女性,携带这两种病毒株的女性即使细胞学检查结果正常,但发展为宫颈癌前病变的概率也要高出35倍。
HPV感染高峰在18岁~28岁和40岁~44岁两个年龄段。HPV感染后没有任何症状,绝大部分能够被人体的自身免疫系统自我清除,只有不到10%的女性,无法完全清除体内的HPV而持续感染,这样HPV便与DNA整合,改变宫颈表面鳞状细胞的性质,慢慢侵蚀正常的宫颈,直到最终进展到癌前病变或者癌症。鉴于HPV在体内可以潜伏10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把HPV检测作为常规筛查的一部分很重要,这样可以提高早期检出率,最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TCT联合HPV检测才能提高检出率
世界范围内以细胞学筛查为主,反馈性HPV检测是过去十多年宫颈癌筛查的主流。对于HPV是否可以作为子宫颈癌一线筛查方法,现在有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议。目前没有临床资料数据和经验证明HPV检测作为一线筛查方法可以有效地检出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症。
有研究表明,HPV检测方法相比细胞学检测具有较高的阴性率,特别是对于宫颈腺癌的患者,这表明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单独HPV检测有一定比例的漏诊率。美国2012年宫颈癌筛查指南推荐30岁~65岁女性采用细胞学检测联合HPV检测方法。
细胞学检测联合HPV检测才能提高宫颈癌的检出率,并且提高宫颈癌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编辑:王亚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