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牛!商城​一个“倒插门”咋引来仨“金龟婿”?

2020-12-15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胡巨成 薛迎辉 李筱晗

  “搬下山,靠路边,盖小楼,住新房!”商城县金刚台镇杜畈村凉亭村民组的脱贫户余明生和其他15户村民做梦都没想到,几代人的企盼,在一个“倒插门”女婿的努力下,实现了!

  杜畈村位于大别山在河南境内主峰金刚台脚下,紧邻猫儿峰和西河景区,境内多山,人均耕地不足1亩,前些年村民们大多靠外出务工谋生。凉亭村民组因地处火炮山山背面,9点前压根儿就见不到太阳,偏僻闭塞,交通不便,村民们日子一直过得很紧巴。

  乡亲们口中的“倒插门”名叫蒋本生,早年入赘凉亭,因为勤奋耐劳、为人实诚,是这里出了名的好女婿。早年蒋本生不甘贫困,远赴温州等地务工。二十几年的辛苦打拼,不仅钱包鼓了,眼界开阔了,脑子也更活了。而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却还有不少人过着苦日子,这成了压在他心头的一块石头。

  就在蒋本生琢磨着要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做点事的时候,脱贫攻坚大决战拉开了帷幕。镇、村扶贫干部找到蒋本生,希望他能回乡领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就这样,通过招商引资,蒋本生第二次回村“倒插门”。

  在当地政府财政项目支持下,蒋本生组织凉亭村民组16户村民,在公路边上统一盖起了三层小楼,于2016年陆续入住。

  “搬出山只是第一步。盖好房后,老蒋又谋划着让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好脱贫。”12月15日,杜畈村驻村第一书记余强说。

  2016年,蒋本生出资成立了本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流转860亩土地,建起了8个采摘园,形成了集种植、养殖、采摘、食宿于一体的农业生态休闲观光园。2017年,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带动140多户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谈及未来的打算,蒋本生正筹划着要把凉亭村民组的空闲老房子改造成精品民宿。

李筱晗 摄

  蒋本生为杜畈村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带了个好头,镇村扶贫干部趁热打铁,接连又通过招商引资,钓回三个“金龟婿”:李集乡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吕勇,成立厚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杜畈村与河口村交界处,流转土地引种“阳光玫瑰”葡萄,出口到日本等地;本村返乡创业村民王庆军和张磊,分别开办起红色驿站和别字民宿。

  据金刚台镇党委副书记兼杜畈村党支部书记王健介绍,在他们的带动下,村里正按照“旅游金刚台、食宿稻草店”的发展定位,规划打造豫南特色名吃一条街和精品民宿群。

  “如今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决战攻坚期,为确保啃下硬骨头,钓回更多的‘金龟婿’,吸引更多的人、财、物下乡,正成为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金刚台镇党委书记彭辉说。(除署名照片以外,其它图片均由杜畈村提供)

编辑:史海山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