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27年“历史最低温”:即使想哭也不敢流泪,怕结冰
成年人的生活没有容易可言
“即使想哭也不敢流泪
怕结冰”
幸好在这个世界
还能拥有彼此
还能拥有一个温暖的抱抱。
寒潮携带风寒效应带来极端低温 郑州创近27年来气温最低值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刘瑞朝 文 记者 白周峰 摄影
风刀霜剑,刺骨的冷,僵人的寒。1月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今年首个寒潮,带来今冬最低气温,我省多地气温狂跌,甚至探底,纷纷“刷纪录”。其中,原阳以-15.7℃的低温创造了历史同期最低值,郑州市也以-11.1℃的低温,迎来了1994年以来最冷的一天。
这次寒潮降温,给我国北方多个城市带卡了极端低温。根据中央气象局公布的数据,1月7日,北京南郊观象台达-19.6℃,为1967年来最冷的一天。1951年以来南郊观象台气温低于-19.6℃的天数只出现过7天。
济南最低气温低至-18.3℃,打破了当地1月上旬最低气温纪录,在1951年以来排第三冷,仅次于1953年1月17日(-19.7℃)、1951年1月12日(-19.2℃)。天津最低气温达到-19.9℃,破当地1月最冷纪录,是1967年来天津出现的最低气温。呼和浩特出现-30℃的低温,是当地1972以来最冷的一天。
根据河南省气象局公布的数据,大部分地区降幅8~10℃,最大降幅14.4℃。7日我省北部最低气温-18℃到-16℃,中东部、西部-14℃到-12℃,其它地区-10℃到-5℃。鹤壁气温低至-18.3℃,为地市中最低;信阳-6.4℃,为地市中最高。其中,原阳最低气温-15.7℃为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低值;林州等39个县(市)达到或突破2000年以来1月最低气温历史极值。
那么,这轮极端寒冷天气的幕后推手是什么?根据分析,本轮寒潮欧亚中高纬为“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为主,强冷空气南下,全省为西北气流控制。
大风和降温是冷空气的“组合拳”,也是它的“左膀右臂”。为什么这一次的冷空气导致了几段严寒的出现?这是因为在降温的同时,6日-7日全省大部还伴随着大风天气,风寒效应明显,使得低迷的气温变本加厉,所以大家会感受到比实际气温更低的寒冷。
这就是风寒效应。举例来说,某地白天最高气温-10℃,如果出现5级风,体感气温会降低3℃左右。如果遇到9级风,体感温度将直逼-15℃。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全副武装”出门,仍然是感觉极度寒冷的原因。
那么,这么强风冷空气,为什么没有带来有效降雪呢?气象部门分析,整层大气相对湿度很小,缺乏水汽的输送和辐合抬升条件,所以此次冷空气过程以降温和大风为主,没有雨雪出现。
最终河南省气象台根据累计降温幅度,决出了本轮大赛的前“三甲”,他们分别是:鹤壁、濮阳和三门峡
中央气象台分析,此轮降温后,未来一段时间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都会处于气温偏低状态,国,导致目前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偏低的最直接原因是“西高东低”的经向型环流和偏强的东亚冬季风,拉尼娜和秋季北极海冰偏少为今年冬季风偏强提供了重要的背景条件。
风寒之下,低温持续。根据河南省气象台预报,周五凌晨,我省西部山区、北部最低气温零下12℃到零下10℃,其中北部局地零下14℃到零下12℃,东部零下10℃到零下8℃,其它地区零下7℃到零下5℃。
周五,全省依然有风。根本预报,全省晴天,偏西风4级到5级,中西部阵风7级左右。周末,我省的天气以晴天为主,气温将缓慢回升,最低气温向0℃靠近,最高气温向10℃靠近。
编辑:史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