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展览不一般!“月季老太”用力作献礼“月季之城”
4月22日,来郑州月季公园赏花的市民惊喜地发现,除了满园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的月季花,一个以“月季”为主题的画展也在公园内朴素而热烈地登场了。中国传统水墨画作的呈现里,“月季”或展芳姿,或战霜雪,美丽奔放、坚韧昂扬的形象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
省会书画名家马国强、李学峰、石品、郭建明、李尚昱、贾发军等也闻讯到场观展。这场由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教育艺委会、河南省学校艺术教育协会主办的《花意写心——杜新民国画主题展》有何特别之处、举办这场画展背后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二十年坚守画月季
在月季公园,记者见到了画展的“主角”杜新民老师。今年87岁高龄的她原是郑州一所学校的语文教师,虽然从小喜爱绘画,但在工作期间一直把心血都献给了她牵挂的学生,直到退休以后,才有时间来完成自己“画画”的心愿。
查相关记载、拍照片留资料、写生……当年年过花甲的杜新民,在绘画上以“小学生”的心态和认真劲儿,踏上了“画月季”的自我追求之路。
“我以前就很喜欢月季花,到后来郑州把月季花定为郑州市的市花,就画得更起劲了。”杜新民告诉记者,月季花花型多样、色彩丰富,不仅自然花期长,还有很强的适应性, 耐寒、抗旱,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装点园林、布置花坛、配植花篱、花架,花朵还能取香精、入药治人,简直“完美”,于是,喜爱绘画、喜爱月季的杜新民,自然而然地拿起画笔,画起了“花中皇后”月季,不知不觉就画了近20年。
日常细致揣摩月季各品种的色调、姿态、生长规律,创作时用笔灵活,大胆酣畅设色……渐渐的,杜新民找到了自己画月季的“感觉”。
“月季花是郑州的市花,每年4月开始满城月季花盛开,但描绘月季的画家并不多见。”展览现场,原河南省文联主席、河南省美协名誉主席马国强表示对展出的作品十分肯定,认为杜老师以月季花为绘画题材,多年来倾心于月季花的描绘与再现,值得尊敬。
爱月季更爱郑州
漫步郑州的大街小巷,随处一片片枝繁叶茂、开得如火如荼的月季花。郑州公园、游园、街头绿地、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院落、花坛花带,都有月季盛装登场,令人赏心悦目。绿博园、园博苑、植物园等地,都有专门的月季园区,郑州市花月季,随着郑州的经济的发展,开放得更加艳丽。
宋代张耒赞曰:“月季只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苏东坡也有一首《月季》,诗云:“花开花落无间断,春来春去不相关,牡丹最贵唯春晚,芍药虽繁只夏初。唯有此花开不厌,一年常占四时春。”在杜新民看来,这诗道尽了月季坚韧质朴的品行精神,无惧风霜的顽强生命力,正如同郑州拼搏向上的城市品格。
对家乡郑州的深切爱恋,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杜新民对绘画、对月季的喜爱和追求:“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应该有其独有的文化特色。郑州东邻有开封菊花飘香,西厢是洛阳牡丹名动天下,这些都是国画中的传统题材、代代传承,但作为象征世界和平之花、中国数十个城市的市花,在中国已有2000余年栽种历史的月季花,却鲜少有画家来表现。”于是,杜新民立志“做这个独树一帜填补空白者”,而事实证明,她的努力和坚守,使得自己的“独树一帜”成为可能。
努力坚守增辉郑州
“杜先生是我很敬重的画家和同行,她的执着坚守,她的毅力顽强以及艺术上的成绩令我敬仰敬佩。”看完作品,郑州轻工业大学易斯顿美术学院院长石品表示,“作为老师,杜老师精心教书育人,退休后执着于绘画,特别是对月季花的描绘倾注了几十年的心血,她顽强地生活、创作,取得了令人惊讶的艺术成就,为大家做出了榜样。”
“月季花的表现很难,古人几乎没有留下这种题材的表现程式,杜老师从写生出发,把月季花融入自己的笔端,写生中加入西画的冷暖,把笔墨和色彩冷暖结合,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既是画月季花,也是杜先生心中的花;心中的花和真实的花相结合、东方绘画的花和西方色彩的花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语言,可喜可贺。”马国强还表示,“希望大家来看看展览。祝愿杜老师的画越画越好,月季花这个画种形成一个流派。”
郑报全媒体记者 左丽慧 文 白韬 图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