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环保 让开封环境监管从“人防”到“技防”华丽转身
大河网讯 如何做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开封市生态环境局进行了有益探索。
近年来,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严格落实“三个治污”准则,深入推进智慧环保建设,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手段,努力构建高标准、全覆盖的环境监测监控体系,提升污染防治的科学化、精准化、制度化、标准化水平,已成为保卫蓝天、碧水、净土的利器。
污染防治的“千里眼”、“顺风耳”和“紧箍咒”
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是民生之本、民心所向、民意所在。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群众福祉,亦关乎高质量发展未来。
但是那么多企业怎么有效管理?重污染天气管控时怎么保证企业不偷偷生产?有企业偷排抓不住现场又该如何固定证据?
作为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的关键环节和重要纽带,开封市积极思变,谋求突破。2019年5月,开封市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开封市攻坚办)专设技防建设推进部,开始全面推进全市技防能力和智慧环保建设。
一是推进工业企业视频监控安装。2019年5月,开封市攻坚办开拓创新, 率先推进工业企业视频监控安装联网。目前全市已有1079家企业安装联网,接入视频5470路,9个工业园区及砖瓦密、砂石骨料、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的工业企业已实现视频全覆盖,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10月29日,在开封市攻坚办智慧环保指挥大厅,工作人员打开工业企业视频监控系统,记者看到1000多家企业的生产状况尽收眼底,随机点开禹王台区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上料口、存料场和大门口冲洗设备清清楚楚,厂区情况一目了然。再点开尉氏县某家具公司,木工车间、中央除尘设备、喷涂车间亦是完全呈现在监控大屏之上。
二是推进用电监管安装。2019年9月,开封市启动了涉气排污单位污染治理设施用电监管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1904家涉气排污单位安装联网,接入点位9195个,位居全省前列。
“我们的用电监管安装以简单、实用、好用为目的,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确保企业在线稳定率90%以上。” 开封市攻坚办技防建设推进部负责人江辉说,在秋冬季节管控期间,通过对视频监控和用电监管系统的联动分析,能精准筛选出污染防治设施不正常运行、不落实应急管控措施、“散乱污”等违规问题,目标准、耗时短、执法快。
当场打开用电监管系统平台,记者看到系统提示有61家企业出现异常,“你看这家企业异常,在于生产环节的用电一直在增长,但是治污环节的用电是0,这就不正常,正常情况应该是生产用电,治污也用电,这个情况我们会马上通知辖区分局予以核查。”负责用电监管平台巡视的攻坚办工作人员尹国朋说。
此外,开封市还有153家重点排污单位安装了自动在线监控设施,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通过安装视频监控、在线监控和用电监管,开封市污染防治拥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和“紧箍咒”。
监测监控调度平台 让污染防治长出“翅膀”
但是,污染防治有了“千里眼”、“顺风耳”和“紧箍咒”还不够,要有“腿”和“脚”,发现环境违法行为后,要有人立即前去制止、去纠正,这样企业才能立行立改,环境质量状况才能“更上一层楼”。
于是,污染防治监测监控调度平台应运而生。
开封市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监控调度平台依托该市“一中心四平台”指挥体系,有效整合了环境空气质量、蓝天卫士、工地扬尘、渣土车管理、工业企业视频监控、用电监管、重点污染源管理七大系统,利用融合分析思维,将空气质量和蓝天卫士深度结合,有的放矢进行巡查,基本形成了发现问题统一推送、交办、调度、反馈的闭环化监管模式。
“通过渣土车管理系统,我们发现豫A78***牌渣土车不知何故停在了水稻乡南北堤小学附近,而且车辆的后摄像头显示不清,请网格员立即前去查看情况。”
“工地扬尘系统巡查发现,大河东都大门口一处物料覆盖被风吹开,请网格员立即通知施工方覆盖。”
…… ……
在开封市污染防治网格员微信群,这样的交办事项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弹出来一次。这是开封市大气污染防治监测监控调度平台日常巡查交办工作的一个缩影。网格员接到任务后,会第一时间赶赴问题现场,并在一个小时内把现场处置情况在微信群中回复,通过这种方式使问题解决更加高效快捷。
“自平台建立以来,共累计巡查发现解决问题28955个,印发巡查通报499份,有效提高了企业治污自觉性和履行治污主体责任的能力,助力开封环境空气质量实现‘七降一增’,2020年优良天数增幅在全国337个城市中排名第8位,全面完成‘十三五’各项目标任务。”开封市攻坚办技防部何媛媛介绍说。
水污染技防体系 给每条河流都装上“体检仪”
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群众要蓝天白云,空气清新,也要碧波荡漾,鱼翔浅底。
2020年4月,在开封市智慧环保建设的整体框架内,以服务于水生态、水环境根本治理和有效管控为目标的水污染技防体系紧锣密鼓开始筹建。
该体系建设包括四大系统,一是视监控系统。108套视频监控分布在全市44条主要河道,对开封市重要水体的出、入水口、市政排口及闸坝状态进行实时监控,为应急分水调度提供直观的水位及闸口开启状态等必要信息,辅助支撑科学决策
二是水质监测系统。全市共建设水质监测站36个,分布于城区内外河道及湖泊,对重点水体进行实时监测并上传常规氨氮、总磷等相关数据,监测数据一旦超过目标水质级别,将会以任务形式在统一调度平台上报警,实现了对重点水体全天候、自动化监管。
三是流量监控系统。开封市河道复杂,完全依赖人力进行河道流量监测无法满足对实时数据获取的需求,在两条生态补水河道、惠济河主河道及分水河道的重点点位安装流量监控设备15套,为辅助生态补水、分水调度及应急情况下的闸坝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四是水质指纹预警溯源系统。开封市先行先试,在全省布设了第一套水质指纹溯源仪。通过水纹提取、解析处理等技术对采集的水样进行三维荧光光谱定性分析,快速锁定超标排放嫌疑污染源,实现预警、污染源溯源和污染留证功能。目前水质指纹数据库已采集禹王台区、鼓楼区、示范区的25家重点涉水企业指纹数据。
10月29日当天,打开水环境视频监控系统,屏幕上显示的是生态补水河道——淤泥河源头、惠济河进水河道——李苌庄桥处、惠济河主河道——汪屯桥断面,以及济河分水河道——幸福总干渠、东风干渠渠首等处的河流监控。切换一下系统,屏幕上又显示了晋安河口马家河补水河道的实时流量和柳园口东干渠李寨闸处的实时流量。
“过去巡河、测水质,需要三个人开一辆车,顺着河道跑一天,效率低又不安全,现在一个监控系统全部搞定,水质超标系统会报警,水量大小系统能分析,甚至谁家偷排水入河系统都能溯源。不得不说,这一套系统抵得上几十个执法人员!”开封市污染防治攻坚办水部工作人员蔚振科深有感触地说。
智慧环保 让环境监管从“人防”到“技防”华丽转身
经过两年多的不懈努力,开封市污染防治攻坚形成了技防能力有效提升,环境监管从“人防”到“技防”华丽转身的良好局面。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省委省政府“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以来,开封市生态环境局紧抓落实,拓展思路,进一步开发利用智慧环保应用平台的功能,尝试上线了环保“电子围栏”系统。
“什么是电子围栏?就是为了让企业安心生产,避免不必要的执法检查,我们将企业分为三级,一级企业一年内检查一次,二级企业半年内检查一次,三级企业需要经常性检查。这个电子围栏的功能就是,如果环境执法人员进企业检查的次数超过了规定的上限,那么系统就会报警,直接传入局长手机。”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副县级干部王西祥解释说。
此外,开封市生态环境局还开发了开封环保通App,可在手机上随时查看各类环境信息,例如环评审批模块,可查看目前全市环评审批总数2346个,目前待审批数23个,以及待审批流程具体进展情况;排污许可证模块可查看发放总数1535个,也可以查看排污许可证副本相关信息等。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下一步,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将以拼搏的精神、拼命的干劲、拼比的作风把智慧环保建设抓准抓实,向智防不断迈进,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建宏表示。(李真 邓先兵)
编辑: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