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出彩商丘人丨王祖新:把为民担当脚印留在平凡岗位

2021-11-24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刘梦珂 通讯员 代先锋/文图

  11月23日,虞城县公安局大门旁,“王祖新工作室”格外醒目:一套面积约50平方米的房间内,满架的锦旗和耀眼的奖杯证书。

  日均工作十来个小时、月均整理分析信息600余条、年均办理户籍业务5000余件……在“办户口”之余,她还让1390余名走失流浪人员与亲人团聚、把2名潜逃20多年的命案犯罪嫌疑人成功归案、让40多名疑难案件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她就是河南省虞城县公安局户政管理大队三级警长王祖新。

  从警16年来,王祖新始终扎根基层,利用业余时间潜心学习、深度运用公安大数据技术服务实战,在户籍管理、救助寻亲、侦查破案等工作中屡立战功,以“小我”诠释“大我”情怀。她先后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成绩突出个人、全国政法系统“平安英雄”,同时也是“商丘好人”。

  大爱书写为民情让1390多个家庭实现团圆梦

  “多亏遇到王警官这样的好民警,这场跨越13年、2600里的回家之路才得以实现。”提起王祖新,开封市祥符区救助管理站站长沈刚强激动地说。

  原来,2018年5月该救助管理站救助一怀孕的流浪女子,随后该女子诞生了一个健康的男婴。但由于该女子语言表达能力差,一直无法获知身份。王祖新获悉后,在没有任何线索的情况下,奔赴100公里采集信息。今年6月1日,终于确定了该流浪女的身份为广西全州县一失踪13年人员,并联系上了其亲属,为小“新生”送上了一个大大的儿童节礼物。

  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一直是社会管理难题。王祖新开展救助寻亲之路还得从三年多前的一次协查说起。

  2018年9月,户政大队接到河北省衡水市某医院求助称:他们救助的流浪人员中有部分人疑似来自豫东一带,请求协助查找他们的家人。单位领导知道王祖新工作细致,熟悉公安信息化应用,就把此项工作交给了她。

  在不影响日常工作的情况下,王祖新牺牲大量休息时间,认真梳理碎片信息,凭借大量枯燥和繁琐的查询、比对,将搜索范围逐步缩小。不到一周时间,她就帮助被救助10年、失踪13年的郑州籍陈某某和走失11个月的虞城籍崔某某找到了家人。

  “费尽周折找到他的家人后,我感到很有成就感,只要用心,同时利用好公安工作的优势,还是可以为这些人找回失散多年的亲人。”王祖新说。

  初战告捷,让王祖新有了自信和力量。她在工作之余加班加点利用公安大数据平台,参与到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联合开展的“大爱寻亲、温暖回家”活动中去。

  2020年年初,户政大队接到县民政局申请,为一位超期滞留的流浪乞讨人员办理集体安置户。王祖新在工作中发现此人对民警提出的问题有所隐瞒,遂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了一条与此人条件极为吻合的户籍信息。经与马鞍山警方联系,确认此人就是马鞍山已经失踪近30年的梁某某,其父母去世时临终遗言就是嘱咐家人务必找到他。当失散30年的兄弟接他回家时,双方抱头痛哭,现场人员无不动容落泪。

  右三为王祖新

  据悉,2018年以来,王祖新已成功帮助1390余名省内外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归家。她被央视《等着我》栏目聘为寻亲专家团成员,被授予“救助寻亲爱心警官”称号。2020年12月31日,北京缘梦公益基金会授予她热心公益事业的“优秀合作伙伴”称号。为帮助更多的走失流浪人员找到失散家人,王祖新成立了自己的“缘梦寻人工作站”。今日头条公益爱心寻人项目组专门设立“王祖新工作室”,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还把虞城县公安局确定为“荣誉合作公安”。

  “警察的职责是打击犯罪,保护百姓。但帮助这些失踪人员,帮助这些不幸的家庭,也是保护百姓啊!”王祖新说。

  简单的话语,道出了一位基层民警心中的“大爱”。

  专业赢得“无锋利剑”让40多名嫌疑人“浮出水面”

  王祖新在寻亲工作中通过摸索,将自己的技战法不断丰富外延,积极为公安部门侦查破案提供技术支撑。2020年以来,她先后参与侦破两起命案积案和其他多起刑事案件,抓获各类嫌疑人7人,被同事们称为“警界神探”、“无锋利剑”。

  1997年8月6日,虞城县杜集镇张某玉因与人发生争执,用匕首扎死一人后一直在逃。在去年的命案积案工作中,该案被列为重点督办案件。由于条件所限,刑警大队仅为王祖新提供了一张黑白照片。这张照片,是嫌疑人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妻子的合影。王祖新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19名疑似人员,经逐个甄选、识别,最终保留6名高度疑似人员重点调查。她主动和办案民警联系沟通,了解案件详细信息和嫌疑人行为特征以及近年来案件侦查进展情况,对这6名高度疑似人员逐人分析,不放过一个疑点和线索。经过连续数天工作,最终确定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赵某玉即为潜逃23年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玉。

  当抓捕民警出现在张某玉身边时,已经改名换姓、结婚生子的他甚是惊讶,随即便百般抵赖,不承认自己的真实身份。但面对民警讯问,他终不能自圆其说,很快败下阵来。

  今年6月虞城县发生一起重大网络诈骗案,通过大量工作仅仅获得了一张嫌疑人的视频抓拍图像,且较为模糊,质量不高,导致案件工作全面中断,侦办受阻。接到同事的协助请求后,王祖新反复研判,迅速锁定了福建籍犯罪嫌疑人周某某,确定了其藏匿位置,民警根据该条信息一举将其抓获,案件成功侦破。

  “碰到疑难逃犯,就找王祖新”。现在很多办案单位遇到疑难案件问题,第一时间便会请求王祖新协助。

  “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钻研精神来服务公安工作主责主业,是我们户政管理大队的引导方向,也是王祖新奋发努力的方向。”对此,虞城县公安局户政管理大队大队长张向秋非常自豪。

  王祖新通过实战总结出比对追逃“七步法”,被省市公安机关认可、推广。仅2020年以来,她就协助办案部门协抓获、锁定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其中包括潜逃26年和潜逃24年的命案逃犯各1人。今年以来,王祖新积极参与公安部开展的查找被拐失踪儿童的“团圆行动”,已协助办案单位查找解救7名走失被拐人员,并与家人团聚。

  用真心赢得“群众满意”让万件户籍业务零差错

  熟悉公安工作的人都知道,户籍管理工作最为繁琐复杂,整天围着电脑和表格转。新生儿要上户口,逝去的生命要销户口,迁徙异地要变动户口……生命中几乎每一件大事,都少不了户籍和身份证件。

  为更好地服务群众,王祖新每天受理群众户口申请后,经常延时服务,妥善应对落户高峰,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等候时间。

  工作中,王祖新总结摸索出“来有应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三声工作法,最大化方便群众、服务群众。她坚持:只要真心待人,把群众都当成朋友,尊重他人,自己也就会受到同等的尊重。

  在该局谷熟派出所期间,辖区原籍贵州铜仁的一名70多岁的王老太太,30年前丈夫去世后流落到谷熟镇。因为一直没有户籍,成为老人最大的一个心病。王祖新了解情况后,克服大量困难,连续半个多月加班加点搜集信息,最终取得了老太太的户籍原始资料,并将老太太的户口补录完毕。当王祖新把户口簿交到王老太太手里时,老人深情地喊了一声“妮”后激动落泪。王祖新知道,那一个“妮”字,老人已经把她当成了自家人,也把民警当成了亲人。

  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

  从事基层户籍管理工作16年来,她办理的户籍业务数万件,实现“零差错”、“零投诉”,成了户籍窗口的一张名片。

  “王祖新身上,彰显着新时代基层公安民警的担当与奉献,是我局全体民警学习的榜样和标杆!”虞城县副县长、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宋占珂告诉记者,为在全警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今年年初,虞城县公安局成立了商丘市唯一一个以民警个人名字命名的综合性工作室——王祖新工作室,旨在成为公安信息化应用的标杆、亲民爱民的典范、侦查破案的阵地。工作室的成立运行,也推动了服务群众工作的提档升级,拓展了服务公安工作的广度、深度。

编辑:张馨予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