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争朝夕 共迎春归 春到中原万象新
月3日,南阳市区一家花卉市场内,市民在选购鲜花。高嵩摄
2月3日,扶沟县白潭镇吴岗村农民在麦田里给小麦施肥,通过科学管理,力争今年小麦丰收。卢付昌摄
编者按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中原8500万亩小麦迎风见长。春节后,春季麦田管理将“唱主角”。趁着空闲期,新型职业农民给自己充充电,用知识武装头脑,用科技指导农业生产;水利建设一线施工正酣,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只为保江河安澜;在南阳月季博览园,管护员们辛勤忙碌,迎接春归。今日立春,本报推出“春到中原万象新”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展示中原大地人勤春早、欣欣向荣的景象。
职业农民充电忙
河南日报记者刘晓波
2月2日晚7点,滑县万古镇杜庄村党支部书记、焕永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焕永打开电脑上起了网课,这样的“充电”已经持续了半个月。他现在是河南农业职业学院成人大专大三学生,今年7月份就可以毕业了。
杜焕永主修的是现代农业方向,学习肉牛饲养管理、苗木出圃、联合收割机使用与维护、秸秆回收利用等课程,从周一到周五,课程表排得满满当当。“春节了还不给自己放个假?”记者问道。杜焕永坦言:“过去种地靠经验,现在靠技术,不学赶不上趟儿。”
“联合收割机使用与维护的课程对全过程托管很有帮助。”目前,焕永合作社流转土地137公顷,拥有各种现代大型机械100余台(套),还采用了北斗导航系统,农机服务面积达2600公顷。“下一步,我准备发展从种到收全过程托管,让农民彻底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杜焕永说。
对于老一辈农民,杜焕永还引导他们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并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带动他们增收致富。
在农村,秸秆处理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课程里的秸秆回收利用技术对我有很大启发。”杜焕永介绍,合作社在大田农业生产上运用了规模化经营、单元化管理,开始了“两端”延伸。一端是农产品加工,另一端是充分发挥粮食生产下脚料的作用,也就是秸秆再利用。去年,该合作社存放了100公顷玉米地的秸秆做黄贮饲料,产值40多万元,今年准备利用秸秆回收新技术,把秸秆变成饲料,种养结合发展。
“十四五”时期,我省将持续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鼓励支持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各类培训机构,围绕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乡村振兴培训,培养更多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高素质农民。
坚守岗位劲头昂
□本报记者谭勇
“人勤春来早,实干正当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早日让项目造福人民。”2月3日,农历大年初三,安阳中州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林一大早就来到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TBM盾构始发站工区,为坚守一线的施工人员打气鼓劲。
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设计年调水量7000万立方米,将惠及安阳西部城乡92万人。工程穿越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共计22处,穿越其他道路、燃气管道、高压输电线路等46处,是安阳市单项投资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水利工程。
春节假期,南水北调安阳市西部调水工程项目部有近200人“过年不放假”,坚守岗位。“因为疫情影响、加之工期较紧,过年期间我们项目管理人员和劳务工友一起留守在这里继续奋战。”项目安全总监周冰说。
监控室、调度室视频监控是否正常?对讲机与洞内通话设备是否正常?……早上8时,负责隧洞施工的中铁五局项目部党工委书记陈原生和项目管理人员一道,进行例行安全检查。
9时左右,在现场指挥人员调度下,陈原生和项目管理人员进入隧洞了解隧道作业情况及上次检查存在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洞内,隧道掘进、管片拼装、豆砾石回填、管片封堵、管片勾缝……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
记者了解到,项目部克服了突泥涌水、暴雨灾害、疫情防控等重重困难,瓦日铁路穿越施工工点已于2022年春节前成功实现双洞穿越、完成注浆和顶管施工。
“截至目前,天池水厂主体工程完成90%;三级泵站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管线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0%;隧洞工程施工完成超过9000米,达到总里程的70%左右。”袁林说,项目所有参建单位发扬红旗渠精神,团结协作、攻坚克难,争取让安阳市西部人民早日喝上丹江水。
以花为媒月季香
□本报记者孟向东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司马连竹
“受疫情影响,今年过年没开园,但按季节要求我们还得照常养护,保证月季顺利越冬。”2月3日,南阳月季博览园负责人赵磊一早就来到园内四处巡看。
从父辈开始,赵磊一家人就在卧龙区石桥镇经营花卉,并带动石桥镇主攻月季种植。20世纪90年代,赵磊跟着父亲推着架子车售卖盆栽月季,逐步扩大市场销路,并组建了南阳第一家月季种植基地。
2001年,在政府的引导下,赵磊等人尝试对野生树状月季陆续驯化、嫁接,创造了国内独有品种树状月季,一举打响了南阳月季的知名度。随着南阳月季产业在全国走俏,他们还先后培育出“东方之子”“粉扇”“南阳之春”等60多个月季新品种,并牵头制定了南阳月季种苗的种植标准。
“月季的花期很长,现在趁着闭园,要对精品月季树种进行修剪、保温、培肥,同时加快新品种的育苗,这样等到5月份盛花期到来,才能满园繁花。”赵磊说,目前博览园的种植规模接近1300亩,除了从生产基地挑选精品进行栽种展示,还承担了建设南阳月季种质资源基因库的任务。
近几年,南阳月季博览园还和科研部门合作,从全国各地收集、保存各类月季种质资源,主要目的就是研发有中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月季品种。赵磊告诉记者,“南阳月季的市场占有率很高,但科研投入跟国内同行业尤其是国外相比,差距还很大。今后要围绕水肥一体化、温室大棚、自动化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优化升级”。
赵磊表示,去年当地政府准备依托月季产业打造特色小镇,形成农游观光加工的深度升级,他们准备发挥企业的科研和资源优势,开展月季食品、化妆品、饰品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同时,依托“中国月季之乡”的金字招牌,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打响南阳旅游新品牌。
编辑: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