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兵王”侯国领:中国狙击手在国际赛场狙击最远目标纪录保持者

2022-02-07大河网

大河网讯 近日,由“双奥”导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狙击手》在各大院线热映,好评如潮。影片中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战争“冷枪冷炮”运动中,“狙击五班”志愿军战士以生命为代价展开顽强作战,在枪林弹雨中竭尽全力抛洒热血保家卫国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而从河南省鹿邑县走出去的“兵王”侯国领,至今仍保持着中国狙击手在国际赛场上的狙击最远目标——1128米的纪录。

侯国领出生于鹿邑县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亲曾是一名武警战士,受其影响,侯国领从小就梦想着有一天能穿上军装。

2004年,侯国领参军入伍,他所在部队前身是素有“铁军”之称的“叶挺独立团”。由于成绩优秀,侯国领被选入参加2009年的“安德鲁·波依德”国际特种兵比武。这是我军首次组队与美、英等8个北约成员国的13支代表队同场竞技,比武项目难度系数非常高。经过严格的淘汰标准,高强度的考核课目,侯国领一路过关斩将,终于成功入选中国参赛队的8人名单。

每一个集训日,都堪称“艰难一日”;每一个训练课目,都堪称“魔鬼课目”。尤其是直升机350米侧门超低空跳伞,坠空时间只有6至7秒,伞具极易被直升机尾翼击中,风险很大。“第一天参加集训实跳就有14名队友摔伤,救护车都不够用。” 侯国领回忆说,“当时心理压力特别大。”但他心里更清楚,要想走出国门参加比赛,就必须攻克这个课目。

在仅仅进行两天的地面动作练习后,侯国领也开始参加登机实跳。虽然已做了充足的准备,但当直升机侧门打开的瞬间,扑面而来的强劲气流让侯国领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双腿发紧不听使唤,说不怕是假的。”但当时的情况却不容他多想,抱着一份“豁出去”的决心,侯国领从机舱纵身跃出,当听见降落伞“砰”的一声在背后正常撑开,踏实和喜悦溢满了心头,“当时兴奋得特想大吼一声,但一张嘴,灌了满口的风,没发出来声音。” 侯国领回忆说。

最终在这个国际赛场上,侯国领和队友一起夺得了13个项目中8个单项第一,打破6个单项纪录。“国际赛场上,我们代表的就是中国,拼了命也要为祖国争光。”侯国领说。

2016年,侯国领再次被派往参加澳大利亚陆军轻武器射击大赛选拔集训。那是一个很残酷的选拔过程,比赛要求熟练使用3种武器进行射击,其中,高精度狙击步枪是侯国领第一次接触。从最基础的拉栓闭锁动作练起,侯国领趴在地上一练就是几个小时,手指磨出了血泡、结起了老茧。

“没有别的途径,只能下苦功夫练。”最后,侯国领实现了从全队最慢到最快、最准的逆袭,10秒内能完成8次击发,500米距离全部命中目标,如愿和另一名队友拿到了出国参赛仅有的2张“入场券”。

正式比赛时,面对19个国家360多名狙击精英,侯国领以满环160环、命中156环的优异成绩斩获军用手枪高级火力应用射击第一名。其中远距离判距射击课目,侯国领命中场内所有目标,创下了中国狙击手在国际赛场上的狙击最远目标——1128米的纪录,并取得7个比赛科目中2金2银1铜的骄人战绩。

入伍18年以来,侯国领始终秉承铁心向党、敢打必胜的初心使命,铆在战位精武强能,登上擂台摘金夺银。先后参加旅以上的比武竞赛36次、国际比赛5次,在国际赛场上个人夺得14枚金牌、23枚奖牌,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先后被评为国际特种兵竞赛先进个人、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侦察指挥员、全国青年岗位能手、陆军首届“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2013年参加全军特种兵比武,夺得3金1银,并取得总分第1名的优异成绩;2016—2018年先后2次参加俄罗斯国际军事比赛,带领队员共夺得10个第一。2021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全军备战标兵个人荣誉称号。(苗海波 李小伟 张一婕)

编辑:郭同欢  审核 :新闻总值班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