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选手冉鸿运:收获满满,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冉鸿运
赛后冉鸿运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大河报·豫视频冬奥特派记者王玮皓文图
2月17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障碍追逐项目资格赛在张家口云顶滑雪公园举行,河南选手冉鸿运登场亮相。经过比拼,冉鸿运止步八分之一决赛。但她已经创造了历史,这是中国运动员第一次参与冬奥会该项目角逐。同时,冉鸿运也是第五位在本届冬奥会上亮相的河南选手。
冉鸿运比出了最好的自己
自由式滑雪,是以滑雪板和滑雪杖为工具,在专门的滑雪场上,通过完成一系列的规定和自选动作而进行的一种雪上竞技项目。在1240多米长的赛道上,设置了不同的回转、跳台等多种障碍,以用时少者为胜。由于赛道复杂,比赛中速度极快,对选手的滑雪技术和应变能力都要求极高,该项目也是选手受伤比例最高的冰雪项目,是名副其实的“勇敢者的运动”。
2月17日上午,自由式滑雪女子障碍追逐资格赛开战,有26名选手参与角逐,中国队有冉鸿运、普蕊两人参赛。在资格赛中,所有选手都可以晋级八分之一决赛。冉鸿运在比赛中稳中求快,不断发力,滑出了1分25秒83的成绩。
下午,八分之一决赛中,冉鸿运和普蕊同处在第2小组。经过比拼,两位中国选手就此止步。不过,冉鸿运已经“比出了最好的自己”,这就是她在本次冬奥会的参赛目标。
“奥运之旅收获满满,我对未来充满期待”
走下赛场,冉鸿运虽戴着头盔和大大的护目镜,但依然遮不住脸上的笑容。“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这种感觉怎么说呢?挺好的。”冉鸿运笑着说。对于自己的成绩,她非常满意。
从武术跨界到冰雪,虽然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但冉鸿运很快对滑雪着了迷。“滑雪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开心,也非常刺激,因为在比赛中滑行的速度非常快,又有很多障碍和跳台,要尝试不同的线路,尽自己所能,达到最快的速度。”
“这趟冬奥之旅我收获满满。我看到,我们现在的实力与世界顶尖选手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这次参与冬奥会,就是抱着学习和积累经验来的。在这里看到了顶尖选手的速度要比我们快很多,看到了他们的优势,也看到了我们的不足。接下来,我们还要吸取经验,认真训练,不断进步,希望我们以后的成绩能持续提升,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冉鸿运说。
带伤上阵,是她用武术塑造的坚强品格
赛后的冉鸿运满面轻松,但外人不知道的是,她此次参赛其实是带伤上阵。比赛前一周,冉鸿运在训练时股四头肌内侧撞到出发台上,导致软组织挫伤。比赛这天,她受伤的地方还有积液。
支撑冉鸿运带伤出战的精神动力,是她之前6年习武生涯练就的不服输精神。2003年出生的冉鸿运,9岁时到河南塔沟武校学习武术套路。2016年,通过校内运动会的选拔,冉鸿运入选塔沟武校女子套路专业队,并逐渐成长为班级的苗子队员。
“冉鸿运基本功扎实,身体柔韧性强、协调性好,速度、灵敏性和弹跳力都远超同龄人,经过两年的磨炼,原本可以在2018年的河南省武术套路锦标赛中拿到冠军,刚好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到校选拔人才,她的测试成绩也很优秀,直接被国家滑雪集训队选中。”看到昔日的弟子登上冬奥赛场,冉鸿运的武术教练缑雷涛有说不出的欣慰。
凭借常年习武打下的良好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冉鸿运转战滑雪项目后很快崭露头角。2018年10月,练习滑雪仅4个月,她就在新西兰国家青少年滑雪锦标赛中获得了女子双板障碍追逐赛铜牌,2019年4月又在美国国家锦标赛中获得自由式障碍追逐赛冠军,成为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佼佼者。
在冬奥会参赛资格选拔中,冉鸿运不仅达到了国际雪联的积分标准,而且在中国选手中排名第一,从而获得了北京冬奥会的入场券。此前的冬奥会上,还没有中国选手站到过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赛的赛场上,因此能够入围冬奥会,冉鸿运已经创造了历史。
登上冬奥舞台离不开河南的全力保障
此次北京冬奥会上,有不少中国选手都是通过跨界跨项转战到冰雪赛场,并最终实现了突破。2018年,在河南省体育局的主导下,郑大体院在省内展开广泛选材,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对登封8所武校近7万人进行了人才筛选。最终,河南向各冰雪项目国家集训队输送了327名运动员,主要集中在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雪车等项目。而这些运动员,大部分来自塔沟武校。
“武术是体育之母,练习武术的队员跨界跨项之后,可以很快地转化并融入到其他项目中,塔沟武校学员具备武术技能和不怕苦累的拼搏精神,这一点也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的认可。”塔沟武校党委书记、理事长兼总教练刘海科说。
河南省的“人才选拔池”建立起来了,如何提升人才质量是关键。郑大体院副院长张原告诉记者,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与备战队员所在的各支国家集训队建立了直接的信息通报机制,确保在第一时间与各支国家集训队密切协同。
“河南的这些重点运动员天赋高、年龄小、个性强。此次站上北京冬奥会赛场上的冉鸿运,在国家队训练过程中,曾经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了适应性问题,被国家集训队返回到输送单位进行回炉淬炼。”张原说,为此,学院组建专家团队,一对一制定应对方案,以文字加视频的形式每日向国家队汇报冉鸿运的训练情况。“历时78天,工作笔记累计达30余万字,逐渐总结、摸索出了,‘观察期、接触期、心理干预期、成果巩固期’的四阶段工作法,通过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冉鸿运以全新的姿态重返国家队,最终代表中国国家队出征冬奥会。”张原说。
编辑:张馨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