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边境华人讲述现状: 炮声清晰可闻,为妻女坚守在当地
坐在路边的顿巴斯地区居民(视频截图)
顿巴斯地区依然正常工作的医院护士(视频截图)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刘永恒
当地时间2月20日一早,长期定居在乌克兰顿巴斯地区的华人建成(化名),被刺耳的警报声惊起。在这段持续约3分钟,声彻云霄的警报声后,他还在读书的女儿,显得异常惊恐,她翻出证件、抓起包就要逃离。
建成赶忙拦下女儿,安慰她这可能只是一场演习。而他内心的感受则是:6年前的那次冲突,也没有像这次严重。
建成一家目前居住在卢甘斯克,他的妻子是乌克兰人,在这工作,女儿也在此读书。而他二十年来,长期奔波于莫斯科和乌克兰之间,一个月前刚从莫斯科返回这里。近日,他通过社交媒体分享了一系列视频,讲述了乌东边境的情况。
边境线传来的炮击声清晰可闻士兵开始进驻警局、封堵道路
建成居住的小镇距离顿巴斯地区和乌克兰的边境只有5公里远,他可以清晰地听到,边境小规模冲突时的炮击声。
据新华社报道,2月17日,乌克兰军方称,乌东部民间武装当天向政府军控制区发动炮击。乌东部民间武装则指责乌政府军首先动用重型武器向其控制地区发动袭击。乌东部地区紧张局势持续升级。
当天晚上,建成的一位顿巴斯邻居找上门来,说要打仗了,建议他赶紧离开,回到中国。建成知道这位邻居是在开玩笑吓唬他,于是他回答这位邻居说:我不害怕。
这场冲突发生后,卢甘斯克的居民仍然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急不缓,丝毫不受影响。
次日中午,他再次听到边境处传来的炮声,这次炮声比较密集,至少有十几声。
据新华社报道,2月18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自行成立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政府所在地发生爆炸。乌东部民间武装宣布,因存在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的危险,自即日起向俄罗斯大规模集中疏散当地居民。
2月19日一早,建成在经过小镇中心时,看到不少大巴。他开始意识到,这次的情况有些不同以往了,局势严峻了:一些当地居民拎着行李,准备登车撤离。
小镇的警局也出现了有武装士兵装束的身影。主干道上,长条状的巨大混凝土块,已经封堵了路面。建成猜测,一旦战争开始,这可能是在为巷战做准备。
回到家后,建成开始让女儿上网查询,俄罗斯哪些城市在接收顿巴斯地区疏散过去的居民。
防空警报频繁响起,简易的避难营开始接收疏散的居民
防空警报在20日响起了2次,21日早晨又响起了一次。
这次,建成站在窗边,打开手机拍下了这一幕:在刺耳的防空警报声中,一名顿巴斯女子正在从阳光中,走进居民楼投下的阴影里。
前一天的晚上,建成一家人开始认真考虑撤离的可能性,这已经不只是彰显个人勇气的问题了。
实际上,18日起,当地就已经开始动员居民向俄罗斯进行疏散。卢甘斯克的一些居民会被撤离到俄罗斯罗斯托夫州,那里有一个避难营,接收前往避难的居民。
前往罗斯托夫州避难营的居民,每人都会被发放1万卢布(折合人民币约800元),吃饭也是免费的,住宿条件相对差了一些,是住在帐篷里。
“我能想象到避难营的生活,可能每天就发一条面包,2个罐头。”建成说,现在罗斯托夫州的避难所已经接收了好多人。“这么多人,要是开火做饭,那得要多大的厨房。”
实际上,建成很难从卢甘斯克撤离,他妻子的母亲瘫痪在床,需要有人一直照顾,无法远行。“她有二百多斤,我们三个人也根本抬不动她。”
建成的女儿一开始则建议,一家人可以前往莫斯科避难。而相对较高的租住成本,让建成有些犹豫。而且莫斯科疫情形势严峻,这更打消了他去莫斯科避难的念头。
去莫斯科的花销太高了,他感叹道。
依然在工作的护士:我不怕,也不撤离
据新华社报道,2月18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以因存在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的危险为理由,向俄罗斯大规模集中疏散当地居民后,已经有约5.3万人进入俄罗斯。
据央视报道,由于从乌克兰东部涌入的民众人数持续增加,俄罗斯南部罗斯托夫州州政府19日宣布即日起进入紧急状态。除了乘坐火车撤离,一些乌东的居民也乘坐大巴进入罗斯托夫州,他们大多被暂时安置在俄乌边境的临时居住点。
21日,边境处的炮声频频响起,防空警报又响起了一次。
当晚,建成跟妻女再次商量后,决定留在卢甘斯克,不去罗斯托夫州,也不去莫斯科。
女儿告诉他,她的两名男同学前往罗斯托夫州避难时,在边境遭到了扣押,要求两名19岁的学生参军。
建成的女儿害怕自己父亲也会在边境被扣押,被要求参军,执意坚持留下。
当天,建成的一个莫斯科朋友告诉他,冲突双方已经开始了巷战,建议他尽快撤离。但建成没有听从朋友的建议:妻子和女儿都留在这里,他一个人的撤离毫无意义。
22日,当地的医院和商店依然在营业。建成到医院去打疫苗。
在等待期间,他偷偷掏出手机,打开录像,问还在上班的护士,怕战争吗?
视频中,戴着粉色口罩的护士,侧对着建成,手里拆着注射器的包装袋,回答说:“我不怕,也不撤离。”
留守的建成开始准备物资:“我已经准备了够吃一个月的大米”
2月22日,在基辅4年的留学生小峰(化名)这样描述基辅这几天的情况:当地人们正常工作,物价稳定,社会正常运行。不同的只是大家讨论的话题多了一个俄乌局势。
22日,有媒体直播探访乌克兰首都基辅,街头气氛平静。战争的威胁在这个城市并未有太多的呈现,乌克兰法定货币——格里夫纳的汇率也基本保持稳定。
而决定留在卢甘斯克的建成,则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我已经准备了够吃一个月的大米。”
卢甘斯克的蔬菜不易存储,平常只能到商店现买。他说,一旦局势到了最坏的情况,商店都关门了,吃大米也能活。
建成宽慰自己,现在最坏的情况还没有出现,医院和商店都还在正常营业。
“希望不要打仗,因为战争没有赢家。”建成这样期盼道。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月22日,俄罗斯外交部决定撤回俄罗斯驻乌克兰外交机构人员,并将尽快落实。
俄罗斯乌克兰边境局势持续紧张。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