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淅川仓房镇:橘园处处是繁忙 特色产业助振兴

2022-06-28大河网

大河网讯 “一定要把水浇透,果子才长得好!”近日,在淅川县仓房镇党子口村,一群身穿工作服的师傅在橘园里忙碌着。

入夏以来,天气持续高温干旱,为了保果,大家每天都会起早给橘树浇水。在师傅们的细心照料下,一棵棵橘树铆足了劲争相生长,橘园里一片生机盎然。全镇这样的橘园随处可见,能有如此喜人的景象,是因为有这样一群“大忙人”。

科技培训忙

“这枝,剪掉!这枝也剪掉!”“咔嚓——咔嚓——咔嚓……”6月10日上午,在果园里,只见华中农大教授谢宗周一边剪枝,一边指导果农。

仓房镇分包党子口村领导张家高说:“谢教授是镇里邀请来给全镇20多个柑橘种植大户进行果树修剪、施肥、病虫防治、果树的长期优养进行示范和培训的,经常顶着烈日一直忙到中午,耐心解答橘农科学管护中遇到的新问题。”

“通过多次科技培训,我掌握了不同品种橘子的剪枝、嫁接技术。我家园子的橘子今年已挂果,品质自然不赖,部分果冻橙甜度预估高达30个点。”党子口村赵下组橘农王明国说。

柑橘是仓房镇的主导产业,全镇12个行政村中,8个村都种植有柑橘。两年来,仓房镇在老果园的基础上,又改良了新品种,坚持走良性循环、持续发展道路,并常态化对橘农进行育苗、水肥管理、建园、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科技实训。

抗旱保果忙

农谚曰:“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近来,河南省天气炎热,又久未降雨,仓房镇想尽办法,让抗旱、保苗、保果等工作收效颇高。

“仓房镇筹资引资修建有蓄水池、水肥一体化设备。镇领导多次来现场帮助解决问题,为基地找水源、修水泵。基地因地制宜,每天对大树轮流浇水,保证每一棵树都能吸收到充足的水分;对小苗则用喷灌的方式,3天一浇水,确保小苗不被旱死。”张家高说。

在党子口村的果园里,水肥一体化的水管正在滴灌,之前的干旱虽然造成小范围柑橘的叶子暂时微卷过,但全面浇水、重点攻关之后,枝叶已经十分舒展。葡萄柚已经长成“乒乓球”大小,初现光泽。果冻橙也有蛋黄大小,长势喜人。

品种改良忙

“仓房柑橘”广告做得好,没有仓房柑橘品种好。“仓房柑橘”新品种丰富,主要有小南丰,红美人果冻橙、葡萄柚,“大芬一号”“大芬四号”“阳光一号”等。

目前,育苗基地已成功嫁接红美人果冻橙270亩、葡萄柚10余亩,育苗50000余棵,惠及全镇各村橘农,镇柑橘嫁接改良基地共嫁接大树9000余棵,已挂果大树8000余棵。

侯家坡村支部书记唐红建表说:“仓房的橘子品种好了,销售就好、价格就高、群众的收入就会提高,一到销售季节,淘宝、抖音等线上交易平台中,‘仓房柑橘’‘橘香灰蛋’供不应求;侯家坡柑橘交易市场也是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星旗同创忙

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仓房镇加强产业全链条发展,加大柑橘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实现群众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振兴目标。

2020年至今,配套的侯家坡村柑橘扶贫车间、储藏车间,磊山村水果保鲜库,仓房镇果冻橙、葡萄柚嫁接改良基地(驻地在党子口村)逐步发挥了巨大的致富带动作用。全镇共种植柑橘面积3万余亩,并获得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认证。坐拥500亩以上的柑橘精品园13处,观光采摘园23个。年产柑橘1.4亿斤,产值1亿元以上。

好品质是关键,消费者的味蕾不能被欺骗。市场不缺钱,缺的是好产品。为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仓房镇坚持开展最美柑橘种植大户、最强柑橘销售大户、致富带动能手等评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促进橘农加大柑橘日常管护力度,好品质才会有好销路。

张家高表示,下一步,仓房镇将始终坚持把良好的生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从而实现“星旗同创”总目标。(唐大振 金鑫 龚东阳/文图)

编辑:张龙(小)  审核 :孙华峰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