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山果农在桃树上嫁接新品种 鲜桃没出园就销售一空
果农禹发德在采摘鲜桃
大河网讯 “今年桃子丰收了,我这1200棵桃树就是10余万元,平均一棵树能产30斤以上,去掉次果也有100元收益。再过几年,产值还能再翻一番。”7月18日,鲁山县下汤镇林楼村的果农禹发德,挑着一担刚摘的桃子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58岁的禹发德一辈子都在和桃打交道,他居住的林楼村种植桃树历史悠久,规模庞大,有“万亩桃园”美称,桃子一直是村里的支柱产业。后来由于树龄偏大,桃子品相有所下滑,加上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下降,村民收入不如以前了。时任村委委员的禹发德做出了一个大胆“创新”,再次让桃子走俏市场。
2018年,禹发德投资20余万元,对60亩山地重新整理,引进了优质品种的桃树,并在已有的种植基础上,尝试嫁接不同品种的桃树。经过探索,禹发德发现红丰一号、黄金蜜、白如玉这三个品种颜色鲜艳、香甜清脆,成熟期也能错峰,避免了旺果期产品扎堆。
“要想让桃子品质好,就得下大功夫。我用的是环保无公害的绿色有机大豆肥料,确保绿色生态种植;同时定期深翻树盘,保持土地通透性;对优质桃果套袋,避免害虫和病菌的干扰及强紫外线的灼伤,保证了果形漂亮,色泽鲜艳。”禹发德说。
2021年,“红丰一号”初次挂果,吸引了很多客户前来品尝,口感出奇的好,一炮走红。今年桃子进入旺果期,禹发德满园鲜红的桃子吸引了很多客户争先恐后购买,红丰一号、白如玉、没出园就销售完了,目前,正在销售黄金蜜。
“人呀,要活到老学到老,只要肯下功夫,敢于创新,就能换来真金白银。如果乡亲们愿意种植,我会无偿地手把手教他们技术。”在桃子的映衬下,禹发德笑红了脸。(蔡长伟 张馨丹 李含笑/文图)
编辑:祝萍 审核 :孙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