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又一家省辖市农商银行诞生!三门峡农商银行开业
省委常委、副省长费东斌,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共同启动装置,为三门峡农商银行揭牌。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赵力文 通讯员苏慧 摄
9月17日上午,三门峡农商银行开业典礼暨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三门峡市隆重举行。
河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费东斌为三门峡农商银行揭牌并见证签约仪式,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河南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郝惊涛分别致辞,三门峡市委副书记、市长范付中主持仪式。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地方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刘荣,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党委书记、行长王均坦,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南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秦汉锋等出席仪式。
河南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高保宏,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战伟上台签订《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为进一步壮大农商银行实力、提高服务能力,促进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3月,三门峡市全面启动整合位于城区的湖滨、陕州农商银行组建三门峡农商银行工作。通过清产核资、募集股金、指标达标等,2022年5月23日,河南银保监局正式批准筹建三门峡农商银行,2022年9月17日,三门峡农商银行开业。三门峡农商银行注册资本10.81亿元,资产总额146.06亿元,负债总额134.61亿元,各项存款122.84亿元,各项贷款56.71亿元。
在仪式现场,三门峡农商银行邀请了10家企业作为代表进行授信。
“三门峡农商银行正式挂牌开业,市政府与省联社合作签约,这是三门峡金融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喜事。”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三门峡市以投资集团、产业基金、农商行、金融服务中心等“四大支柱”活化地方金融资源。坚持以改革思维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在卢氏县试点探索金融扶贫模式,金融扶贫经验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评定为“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实现了金融资源从严重不足向全国首批“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创新示范区”的转变。坚持以现代经济理念贯通“资源、资产、资金”,整合市级国有资产成立市投资集团获得AA+资质,年融资能力超过300亿元、进入“全国投资企业百强”。市金融服务中心入驻企业2.1万家,覆盖全市85%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坚持以市场导向构建多层次、专业化创新金融体系,探索实施以投(资股权)代拨(付专项资金)模式,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科技贷”“人才贷”“创业贷”、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科技保险等科技金融产品,确保今年全市各类贷款余额超1100亿元、科技金融贷款增速明显超过普通贷款增速。
河南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主任郝惊涛在致辞中希望,三门峡农商银行也要以此次挂牌开业为新起点,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增强金融服务能力,为三门峡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仪式上,三门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万战伟,河南省农信联社党委副书记、副理事长高保宏分别代表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和省农信联社签订了《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自2022年起,未来三年内省农信联社将为三门峡市累计投放乡村振兴贷款400亿元以上,乡村振兴贷款新增100亿元以上,大力支持三门峡市农业农村重点项目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地方特色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
此外,为助力三门峡市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及实体经济发展,三门峡农商银行向三门峡市辖内100家企业授信40亿元,现场为河南仰韶酒业有限公司、三门峡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颁发授信牌匾。
编辑: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