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河南日报社社长董林:报业的未来是“数据化生存”

2022-11-06全中看传媒微信公众号

在2022中国报业技术年会上的发言

(2022年9月21日)

河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 董林

  三年前的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河南考察,在黄河岸边发出推进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号召。三年来,河南日报社深入贯彻总书记要求,肩负起党媒主阵地、主力军、排头兵的职责使命,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勇闯“深水区”,啃下“硬骨头”,干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要事,探索出一条凸显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党媒现代化发展新路。

  这条新路,我们称之为“22468”系统集成改革之路。

  全面推进“两个现代”。我们以前瞻30年的眼光,制定了建设现代传播体系和现代文化领军企业的“两个现代”战略,打开现代化发展大门,走上现代化发展之路。现代传播体系就是构建以先进技术为引领的“四全媒体”,现代文化领军企业就是建设以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的数字传媒集团、数据传媒集团。这是党媒集团面对技术发展的大势大潮,因应“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时代命题的具体实践。

  着力构建“两座大厦”。我们提出,实现报业现代化转型,既要建设“物理上的大厦”,更要建设“治理上的大厦”。在物理上,报社在建商业和住宅项目107万平方米,文化教育项目100万平方米,实现了两个“一百万”,成绩斐然。在治理上,2020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为省管重要骨干文化企业,推动报社与集团公司一体化运营、一体化核算。今年以来,我们通过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理顺事企关系,完善“三会一层”治理模式,形成结构优化、机构精简、运转高效的格局,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出台《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初步搭建起现代企业制度的“四梁八柱”。“两座大厦”互为支撑、互为依托,为报社推进“两个现代”战略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和强大引擎。

  大力推进“四化”路径。即数字化、企业化、市场化、资产证券化。我们认为,河南日报社这一轮转型的目标,归根到底是实现数字化转型。把“数字化”放在“四化”路径的第一位,就是要适应信息技术从“工具助手”到“主导引领”的功能转变,打造报社数字化底盘和底座,重塑核心竞争优势。当前,报社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和优质券商对接,积极推动旗下优质资产改制上市,打造主业突出、股权清晰、产权明晰、团队稳定、盈利较好的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通过上市倒逼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提升企业运营效率,实现换道领跑、转型发展。

  持续发力“六大集群”。即数字经济、文化投资、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地产、文化创意集群。我们坚持把数字经济集群放在第一位,沉淀数据要素、挖掘数字价值,提高队伍转型能力,释放数字经济红利。

  重点打造“两大枢纽”。大河云融媒机制和顶端客户端,是我们对传统媒体进行革命性、颠覆性、持续性创新的两大枢纽工程,是适应技术加速变革形势的两大抓手。按照“编委管总、媒体主建、融合主战,平时就是战时、战时就是平时”的方针,重塑内容生产流程,使大河云融媒机制成为全媒体生产和传播的“发动机”“指挥舱”,形成全链条、滚动式、全时段的现代化的内容生产流水线。按照“博采众长、集成创新、迭代颠覆、换道领跑”的要求,建设平台型客户端“顶端新闻”,有效破解主流媒体“有爆款无用户、有流量无平台”困境,成为服务治国理政、走好新时代网上群众路线、塑造现代化河南形象的新平台,被同行称为“开宗立派”之举。这“一云一端”双轮驱动、双向赋能,推开了云与智的大门,重塑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的生态体系。

  筹建一流应用型大学。主流党媒办高等教育,我们走在了前面、闯出了路子。我们举办的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是一所以科技为底色、以科技为引擎、以科技为动能的应用型大学,目前有2万多名在校师生,2022年考研录取人数达702人,再创新高,位居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学校在一年之内,实现从独立学院、民办本科到筹建河南传媒大学的“三级跳”。

  多年来,报社发扬“忠诚、奋斗、创新、争先”的报业精神,吃改革饭、走改革路、受改革益,主流舆论阵地日益巩固,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资产总额近百亿,产业版图持续拓展,综合经营实力长期稳居省级党报集团前列。

  作为第一批“触网”的报业人,我经历了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过程,也担任过报社技术中心主任,对技术发展有很多个人感悟。20多年前,我曾陆陆续续提出了关于互联网的认识,其中很多预测已成为现实。

  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作为搏击互联网的“前浪”,站在互联网的下半场,在此与大家分享一些个人新的感悟。

  1.保持对新技术的敏感。信息革命时代,技术是主角。技术一小步,内容一大步。只有率先拥抱技术、拥有技术,才能在媒体融合发展中获得更具前瞻性的战略优势。报业领导人要牢固树立先进技术引领理念,依靠学习提升技术思维能力和专业素质,不断增强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推动新技术赋能媒体融合发展。

  2.媒体融合迈入数字化转型阶段。数字化转型是报业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发展方向。主流媒体要结合职责使命,着眼生产效能、强调科技驱动,通过数字化转型夯实智能化“底座”,依托数字化转型更进一步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方向发展,重塑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的权威地位。要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将报业融合发展与国家、地方数字经济新基建链接起来,立足数字产业化推动大规模的产业数字化。

  3.报业的未来是“数据化生存”。智媒时代的到来,主流媒体需要从信息总汇转向数据总汇,从传媒集团到信息集团再到数据集团的必由之路,成为整合和运营社会化大数据的综合性平台,再通过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及数据应用,实现内容产品的智能分发、精准传播,进一步推动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全产业链释放数据价值红利。

  4.形成技术思维、技术文化和技术生态。生态级的难题,需要生态级的解决方案。要以人才为引领,设置集团总工程师和首席信息官,统筹集团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赋能集团各个业务板块。以决策的技术思维、环境的技术文化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应用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来打造适合集团发展的技术工具。我们都知道,生产工具决定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决定上层建筑,我们从生产工具变革的实践构建集团的技术生态,再通过良好技术生态来为创新提供环境,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编辑:张馨予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