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郑州市西一中学多名教师获评河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奖项

2022-12-04大河网

大河网讯 日前,河南省教育厅公布了2022年河南省“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结果。12月3日,小编从学校了解到,郑州市西一中学多名教师上榜。

学校报送的课程有一节获评省级优课,六节获评市级优课。

董雅茹  现郑州市西一中学九年级英语教师,本次参赛的“基础教育精品课”课程是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Section B 2a-2e。

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推进,不仅带来了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变化,也带来了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为践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的课程理念,即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董雅茹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倾向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拓运用英语的渠道,使用PowerPoint、希沃白板、Camtasia Studio、格式工厂等软件制作动画或视频,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图片、小游戏等融入真实的情境中,真正的让学生体会英语蕴含的乐趣,同时对视频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进而让新知的探索悄然发生。在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态度,不断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英语语言的魅力的同时,也让学生直观体验到现代科学技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用更多样的方式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从而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仪器的使用,可以拓宽学习的渠道,增长学生见识,从而减少不同地区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让知识从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变成立体的、鲜活的形象;让学生从原来的死记硬背,变成在快乐中学习,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让老师从原来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启发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信息技术的辅助,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养成健全的人格,为以后的人生做好更充分的准备。现代信息技术,让教学艺术大放异彩。

秦明丽  现郑州市西一中学初三年级数学教师,本次参选课题为认识一元二次方程。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环境的变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形式。平常为了更好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秦老师也会和其他教师去探讨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在课堂上除了使用PPT教学,还结合班级多媒体的功能,不断使用大小屏互动,比起传统的上黑板板演,不仅节省了很多时间,而且也给更多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在数学教学中,存在难度的翻折问题、类比探究问题、函数问题,在分情况讨论时画图比较困难,大部分学生很难联想到图形如何去进行变换,但有了几何画板等作图软件的帮助,很多图形问题变得清晰、直观,学生接受起来也非常容易。

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结合,课堂内容由抽象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可以更加感性地掌握知识,并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验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突破本课重难点。此外,信息技术在教学这方面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练习”的设计方面更富有弹性,体现练习的阶梯发展趋势,由易到难,体现差异教育:学生开始从模仿型的基本练习——提高辨析能力而设置的判断练习——糅合知识而设置的综合练习等等。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不断使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促进了传统教学的变革,优化了课堂结构,提高了课堂质量。

董淑洁  现郑州市西一中学九年级历史教师,本次参选的课程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古代埃及》。

董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就注重课程资源开发,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是开放的课程,它不是以教科书为中心的课程设计,而力求改变过分依赖教科书的局面。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检索方便和交互性强、传输质量高、速度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等优势,大大拓展了教育和教学的资源。其次,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效率。历史知识具有丰富性,综合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在和历史教学的融合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也提高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通过结合信息技术,可以创设历史情境,再现历史现象,增强历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性。可以拓展历史知识,增大容量,突出教学重难点,增强历史课的渗透性与和开放性。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化。增强历史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魏尚路  现郑州市西一中学九年级历史教师,本次参选的课程是部编教材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运动》。

在平时教学中,魏老师注重利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关资料,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文、声、像材料,然后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来组织课堂教学。

这种多媒体课件不仅能将大量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大大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材料集中,简明准确,从而达到大容量、高密度、快节奏的现代课堂教学要求,大大地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样的课堂帮助学生树立起历史的空间、动态概念,直观展示历史活动,也能激活其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实现学生历史学习过程的个性化提升。进而在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再现了历史现象,增强了历史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并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师生互动性。同时,拓展了历史知识,增大容量,突出教学重难点,增强了历史课的渗透性与和开放性。并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师生角色转化。增强了历史课堂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牛青苑  现任郑州市西一中学初三年级和高一年级的音乐老师,本次参选的课程是八年级下第一单元生命之杯—《我和你》。

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把音乐课堂不仅仅变成动听悦耳的课堂,更是赏心悦目,新奇而有趣的课堂。

张丽  现郑州市西一中学九年级历史教师,本次参选课程为统编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上册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在平时的教学中,张老师会借助多媒体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丰富的多媒体素材营造历史氛围,创设历史情景,达到浸润情感,培育家国情怀的目的。例如在讲述《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课时,都可以联系一些影片,通过剪辑片段,联系教材内容,把历史上许多光辉、高尚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获得直观印象,丰富情感体验。从而让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更好地落到实处。

除此之外,张老师也经常会借助动态历史地图,立体呈现历史史实。教材与历史地图册上的历史地图是静止的,借助信息技术制作的动态历史地图则是立体的、动态的,可以明显提升教学效果。比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课时,通过动态地图的展示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战争的基本进程,帮助学生培育时空观念的历史核心素养。

张瑞  现郑州市西一中学高二年级英语教师,此次参选课程为人教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时Reading and thinking。日常教学中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定期开设时政英语深度剖析专题,丰富了课堂,更有利于树人立德,塑造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优秀品质。

在“互联网+教育”成为时代趋势的大背景下,教师从备课到教学,从考试到阅卷、评价,从线下到线上教学,都离不开多媒体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的特点,使之服务于教学,促使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汪青青)

编辑:谭敏  审核 :贺心群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