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省人大代表谈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融入航空港、建设新尉氏总目标

2023-01-17大河报·豫视频

省人大代表陈志刚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邵可强康亚飞文图

  “来来来,让我把这一页拍下来,看看我们县各项指标的具体情况!”1月14日,省人大代表陈志刚拿起“蓝皮工具书”《河南经济发展报告》(2023),对其中2022年河南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报告结果,边看边拍照。随后,他又拿起《政府工作报告》,画出“关键信息”,对照学习。

  新时代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尉氏县该如何定位、发力?陈志刚说,以“融入航空港、建设新尉氏”为总目标,以“1234”工作思路和“1533”发展战略为抓手,努力当好开封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排头兵。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方位的

  新时代县域经济应该是什么“模样”?省人大代表、开封市尉氏县县长陈志刚给出自己的理解。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和支柱,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承上启下的角色。新时代县域经济应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应该是全方位的,如同‘蓝皮工具书’中的9大评价指标,发展质量高低最终靠综合实力。”陈志刚说,未来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通过拓展县城的辐射力、培育乡村振兴的内生力、强化产业集聚的支撑力、激活开放合作的引领力、释放创新要素的驱动力、厚植改革创新的引擎力,构筑全方位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动力体系,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

  他结合当地实际进行进一步解释,近年来,尉氏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县域治理“三起来”、乡镇工作“三结合”重要指示精神,坚持“1234”工作思路,深化“1533”发展战略,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壮大实体经济,大力实施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城乡融合,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取得了新成效。

  先后荣获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国家级制种大县”、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考核评价先进县、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试点县。

  努力当好开封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排头兵

  1月14日上午,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陈志刚作为省人大代表现场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

  他认为报告中提及的“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深化航空港区体制机制重塑改革,构建主城区与航空港区双核引领发展格局,提升城市首位度。加快郑州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打造郑(港)汴许主引擎,推动郑开兰特别合作区建设”,给尉氏县未来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尉氏县将如何错位发展,在区域发展中凸显自身优势?陈志刚说,尉氏县将以“融入航空港、建设新尉氏”总目标,以“1234”工作思路和“1533”发展战略为抓手,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努力当好开封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排头兵。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注意到,按照河南省《关于放权赋能支持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2022年将原属于尉氏县的岗李乡、大马乡、洧川镇、大营镇划归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管理。这一区位优势,成为尉氏县融入郑州航空港实验区的得天独厚条件。

  6个方面发力奔向总目标

  总目标已锚定,唯有踔厉奋发。陈志刚说,尉氏县将从6个方面谋划,助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在顶层设计上发力。突出全域和港区统一规划,在发展统一规划、交通无缝对接、产业一体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同城化,打造郑开同城化先行示范区实践标杆、发展合作高地。

  二是在产业提升上发力。将汽车零部件制造作为支柱产业,加快建设占地15平方公里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推动金属铸造、皮革橡胶、油漆油剂等传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引导传统企业向汽车零部件转型发展,着力打造千亿级汽车产业集群。整合全县60余家纺织类企业、150万锭纱锭生产和2万吨印染能力,全力打造纺织服装数字产业园。

  三是在招商引资上发力。通过采取规划招商、产业链招商、股权招商等模式,由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亲自带队,积极开展驻地招商,全面吹响招商的号角。围绕“财政保‘三保’、发展靠金融”思路,加大与金融机构合作,做大做强国有平台公司,打造双AA互保体系,冲刺AA+信用等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在项目建设上发力。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全要素保障、全链条跟进、全方位服务,确保重点项目顺利推进,真正让项目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

  五是在城乡融合上发力。持续开展城市建管大提质行动,认真办好与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30件大事、577个具体项目,提升城市宜居宜业水平。

  六是在民生改善上发力。实施尉氏教育振兴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改善义务教学条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补齐基层医疗短板;建立健全养老体系,重点完善医养康养服务体系。

编辑:张馨予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