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固始县郭正夺:初心不忘数十载 情系“灶书”薪火传

2023-02-21大河网

大河网讯 2月21日,已是耄耋之年的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灶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郭正夺再次到固始县蓼城办事处二里井社区文化广场,指导徒弟们排练“灶书”节目。郭正夺手拿锣鼓,表演起来依旧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动作协调一致,把传统“灶书”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凸显民间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

郭正夺(左三)表演“灶书”  殷全华 摄

“灶书”是固始县特有的民间戏种,用朴实无华的固始方言配以粗犷沙哑的唱腔、浓郁乡土味的唱词进行表演。最早的唱段《郭丁香》由清道光年间木匠口头创作而成,由固始县流传至附近地区,曾被誉为“中国汉族社会民俗叙事长诗”。2008年,“灶书”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年6月,郭正夺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灶书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郭正夺从小就和灶书结缘。那时,农村文化生活项目较少,每当村里来了打鼓队,便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耳濡目染,年少的郭正夺对“灶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拜师学艺。几十年来,他凭借对“灶书”的一腔热情,勤学苦练,成为“灶书”表演的行家里手。

“我从13岁开始学习大鼓书,那时候非常艰难,在书场边听边练,后来拜陈万礼为老师,凭着一个大鼓,走南闯北有三年时间。后来我拜丁凤阁老师学唱‘灶书’,那个时候唱‘灶书’没有团体,经常白天干活,晚上十个八个人聚在一起唱。当时‘灶书’影响力非常大,十里八方乡邻都去看。”郭正夺说。

为了不让“灶书”这一民间戏种失传,郭正夺组建了自己的“灶书”剧团,收了不少弟子。日常他带着徒弟们认真排练,一腔一调、每个动作都认真指导,并通过组织演出活动,提高徒弟们的表演技能。

“作为传承人,我有义务寻找接班人,把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把剧团办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谈及传承和弘扬“灶书”艺术,郭正夺充满信心。(朱美惠 何婷 殷全华)

编辑:张馨予  审核 :孙华峰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