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籍作家乔叶荣获茅盾文学奖,表示整个素材的积累都在河南
乔叶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宝水》 乔叶著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张茹/文 受访者供图
近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发布公告,揭晓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获奖名单。北京作协驻会副主席、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乔叶作品《宝水》获奖。
“河南对我特别重要”
“很荣幸能获奖。觉得自己太幸运了。感谢时代,感谢生活。感谢许多许多人,亲人们,师友们。”获得茅奖的消息一时间让乔叶手忙脚乱,家人的电话、朋友的电话,微信上炸了锅,各种祝贺都来不及回复。
“感谢老家河南,感谢新家北京。河南对我特别重要,《宝水》整个素材的积累都在河南。”乔叶对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说,“《宝水》写的是河南的乡村故事,最基本的体验和感受都来源于河南。”
出版不到一年就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当乔叶再次打量自己的这部心爱之作、吉祥之作时,她对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说:“很年轻的时候,我很不愿意让自己的小说中显示出鲜明的乡土气和女性指征。这么多年过去,在生活和文学的教育中,悄然回首,我发现自己的小说写作有了两个方向的回归。一是越来越乡土。作为一个河南籍作家,近年来虽然已在北京工作和生活,但地理视野的多维度似乎让我的乡土性更鲜明了些。二是越来越女性。之前我还不时地有男性叙事角度或中性叙事角度,如今几乎全是女性角度。也许对很多女作家而言,进行女性化写作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原点选择,可对我而言这却是一种命中注定的返程。”
乔叶是中国第一位获得茅盾文学奖的70后女作家,在海量的祝贺声中,乔叶坦言:“我还真没有想到是我,感觉自己特别幸运吧。”
乔叶对家乡媒体一直都很支持,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2022年4月20日邀请其入驻顶端新闻时,她说:“很开心在家乡媒体有这样的好平台,我很愿意入驻与更多作家朋友、文学爱好者分享我的作品。”由此,乔叶自入驻顶端新闻以来,共发布40余篇优秀佳作,其《最慢的是活着》《宝水》在顶端的连载阅读量近500万。
河南作家祝福
张宇:文学豫军后继有人,是对河南作家巨大鼓舞和认可
在河南省作协原主席张宇看来,《宝水》获得此次茅盾文学奖,是众望所归,是对乔叶多年辛勤创作的回报。《宝水》这部书,描写了豫北农村的人物命运、生活变迁,深刻反映出新时代中国农村的变革,是对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全景式呈现,也是乔叶在其作品《认罪书》《最慢的是活着》基础上的又一次跨越。
张宇表示:“文学豫军是全国作家队伍中一支庞大而重要的团体,多年来为文学界贡献了很多优秀作品,乔叶获得茅盾文学奖,说明我们文学豫军后继有人,可以放心地把接力棒交给他们。这是对河南作家巨大的鼓舞和认可。”
李佩甫:这是她对家乡那块土地的一次再认识
河南著名作家李佩甫是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曾和乔叶在河南省文学院共事,谈及乔叶,他回忆道:“乔叶年轻的时候,在焦作修武县宣传部工作,那时候就表现出了文学创作上的苗头,是一个很有才华的青年作者。她从写散文开始,后来写小说,从短篇、中篇,到长篇,一步一步走下来、走向全国,获得过很多奖。”
李佩甫表示,乔叶获奖作品《宝水》已经有很多人评价过了,无须多言。在他看来,《宝水》是乔叶长篇小说中语言最好的一部,也是书写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这是她常年深入生活,对家乡那块土地的一次再认识。她扎下去体验生活,在农村待了很长时间,对当代乡村一点一滴的变化非常了解,才能写得丰满、扎实。”
何向阳:从小切入点展示新时代农村生活变化
河南女作家、著名文学批评家何向阳表示,“乔叶在对新时代的揭示方面,我觉得她保持了一种‘在场’的状态,这是非常值得推崇的。”何向阳说,“《宝水》这部作品写的是新时代乡村的一些变化,属于比较现实的小说,但是乔叶的写作手法艺术性非常强。在《宝水》中,女主人公地青萍出于休养身体的目的来到乡村,然后亲身体验到在新时代,乡村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并且描述了这种变化给主人公心灵带来的冲击和改变。总之,《宝水》的切入点选得比较小,但是她揭示的这种现实乡村的波澜壮阔的变化,是在相对来说比较宽的一个视野里的。” (部分资料来源于正观新闻)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