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河南》·大运河遗产:济阳,中华古运河边的一颗明珠
编者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政协文史工作始终坚持“三亲”特征,注重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价值,在不同时期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联合大河网推出《史话河南》系列短视频栏目,根据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主编的“记忆”系列图书, 选取“三亲”史料中的精彩稿件,采用朗读和评述的形式,制作新媒体产品,让文史资料活起来,也为后人保留更为鲜活、生动、直观、形象的史料。
大河网讯 济阳镇位于夏邑县城西南15公里处。济阳镇地名的由来与运河有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济阳镇正是因为位于大运河通济渠的北岸得名。济阳镇,隋唐时期隶属于宋州,后来升州为府,又属归德府,是坐落在隋唐运河通济渠段北岸的一座繁华的特色古镇。
夏邑县境内的通济渠是大运河一部分。作为重要的运河河道和水工遗存,这段运河遗址展现了隋唐时期大运河河道巨大的规模、形制、技术、线路、走向等真实情况,其遗址遗存如何走入人们的视线?
2006年,商丘市人民政府公布大运河为市级保护单位。2007年,商丘市文物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第一次全面调查。调查得知,大运河在夏邑境内全长约27公里,走向与325省道基本一致,省道线或压在河堤上或压在河床上。又发现以济阳为中心,东至东皋店,西至邓铺,东西长约5公里是一段运河故道。河道最宽处在济阳中心偏东处,南北宽140多米,由这一段向外的运河河道宽度只有50米左右。
在2007年调查的基础上,2011年4月,夏邑县博物馆与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及遗址勘探规划部、科技考古中心物探部合作,利用高密度电法勘探技术,对运河济阳段进行探测,为大运河这段河道文化遗存情况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线索。
按照河南省文物局的安排,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从2011年12月至2013年1月,共进行了3次汴河济阳段考古发掘,地点分别在济阳集西800米、325省道北侧和济阳集东约400米刘铺村西的农田,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考古在原基础上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汴河济阳段遗址考古的重大发现,得到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大运河申遗办、河南省文物局和夏邑县的高度重视。2012年6月18 日,在中国大运河原申遗项目被减少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夏邑县汴河济阳镇段被正式列入中国大运河第一批次申遗点。
2014年6月22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32处世界文化遗产和第46处世界遗产,汴河济阳镇段名列其中。(河南省政协融媒体中心 魏蔚 李彤)
素材来源:《乡村记忆》丛书
河南省政协文化和文史委员会编写
编辑:王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