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豫论场丨医院兜售出生证,问题到底出在哪

2023-11-09大河网-河南日报

  “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必须斩断此次事件中的利益链条,将每一只黑手都绳之以法。”

  □本报评论员 赵志疆

  很多人心中都有个疑问,那些被拐卖的孩子,到底是怎么上户口的?近日引爆舆论的一则报道,为此提供了答案:11月7日,针对网传“湖北襄阳健桥医院院长勾结网络中介利用网络平台公开贩卖出生证贩卖婴儿”的情况,新华社记者从湖北省襄阳市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涉事医院院长正在接受调查。

  作为“人生第一证”,《出生医学证明》是孩子身份认定以及落户的重要证明。但在襄阳健桥医院,《出生医学证明》俨然成了无本万利的买卖,无论什么人,只要掏96000块钱,医院就会提供一整套生孩子需要的资料,不但有出生证,甚至还包括建档、产检、分娩等全套真实信息,全部过程最长7天就完成。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在以救死扶伤为责任的医院内,着实令人无法想象且难以容忍。

  刑法明确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实际上,涉事医院的院长对于法律风险心知肚明,因此她才会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们犯的是死罪”“风险是极大的”。明知罪孽深重,这家医院的院长为何如此肆无忌惮?

  随着报道深入,有媒体发现,涉事医院院长曾因非法鉴定及引产被刑拘、判处拘役,在当地医疗机构颇有恶名。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规定,因违反法律法规被吊销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不得充任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由此很容易使人产生疑问:这样臭名昭著的人,到底是如何违规爬上医院院长位置的?至于涉事医院,同样是劣迹斑斑。当地卫健委负责人坦言,“该院成立至今,仅我们卫健委就处罚了它11次,医保局及工商系统有没有处理它我不清楚”。

  针对《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各地都有严格的细则。一个臭名昭著的院长,一家劣迹斑斑的医院,这样的联合,在疯狂之中又透露着诡异——他们到底有什么样的能量,能一次次洞穿制度和法律的底线,把出生证当成印钞机,肆无忌惮地干着丧尽天良的勾当。更进一步追问,在《出生医学证明》被“明码标价”的背后,参与分赃的到底都有谁?

  综观各类买卖《出生医学证明》案件,“医疗内鬼”的存在都是显而易见的,这也是司法打击的重点。此次案件虽是极端个案,但依然不乏普遍的警示意义——层层严格管理之下,《出生医学证明》何以“待价而沽”甚至“批量供应”?本着除恶务尽的原则,必须斩断此次事件中的利益链条,将每一只黑手都绳之以法。更为重要的是,有必要举一反三、查漏补缺,为《出生医学证明》筑起“防火墙”、通上“高压电”,绝不容利欲熏心者随意染指。


编辑:陈梦伊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