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总收入超20亿、“标准河南”成效明显……豫检交出2023年年终答卷

2024-01-15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15日,河南省检验检测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豫检集团)2024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总结2023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安排2024年任务。豫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岳希忠参加会议并讲话,集团党委副书记鲁建聚主持会议。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办,现场网络直播,总部设主会场,各子公司设分会场。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总部中层副职以上人员、各子公司班子成员及中层正职和受表彰人员在主会场参会。

成绩丨2023年总收入超20亿 “标准河南”成效明显

过去一年,豫检集团锚定“十大战略”,服务发展再上新台阶。岳希忠在讲话中说:“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充满艰辛、充满挑战、充满机遇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集团党委高标准高质量为市场主体提供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2023年全年,集团实现目标总收入20.25亿元,同比增长116%,市场业务9.35亿元,同比增长300%,各项指标均创新高。”岳希忠表示,这份沉甸甸、分量足的高质量发展“豫检答卷”凝聚着全体豫检人的心血和汗水,是永远值得铭记的。

据悉,过去一年,“标准河南”成效明显。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各类标准36项,其中地方标准29项、团体标准2项、标准体系5项。物品编码工作稳中向好,全省商品条码系统成员保有量达到2.2万多家,位居全国47个分支机构第一梯队。完成电子胶片制作24345张,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位;易码追溯开通企业数位居全国第三位。

服务经济提质增量。2023年,受理产品质量检验业务73476批次,承担各级食品安全抽检任务5万批次,承接粮食质量安全扦样检测任务9350批次;完成电子信息产品相关检测2183批次;完成新疆棉花公证检验15000多批次596754吨,完成纺织服装相关检验1.48万批次;完成农畜水产品及其投入品监测检验任务2.3万批次;完成特种设备检验65万台(辆/条)。

如何抢抓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有利窗口期?岳希忠表示,按照省委“立足河南、辐射全国、开拓海外”要求,豫检集团打响了进军市场的创业战。

具体来说,“北上”与中国特检院、交通运输部公路院、吉林特检中心等建立合作关系;“南下”赴广州无线电集团、深圳计量院、华测集团调研,并在越南开展计量业务,迈出海外市场第一步;“西进”与哈密市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资委实施战略合作;“东出”与SGS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并成功与德国莱茵TUV、华润集团、美团、阿里、拼多多等互联网头部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省内外、国内外市场拓展实现全面突围。

展望丨2024年目标营收28亿~30亿  筹划相关业务板块上市

岳希忠强调,2024年是推进“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集团正规化建设的起步之年。2024年的发展目标是:业务收入在2023年基础上再平均增长50%,实现总营收28亿~30亿元。

全力拓展业务市场。实施“大营销”战略,以打造“豫检质控”为着力点,建设大营销网络,实现检测领域全覆盖,形成“一张网”市场拓展模式。

岳希忠表示,省内:对已经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要高质量推进项目落地、把业务做实。省外:立足破冰扩容增量,东以吉林为基点,向东北全境辐射;西以新疆为基点,向西北辐射;南以海南为基点,向东南、西南辐射;中部以总部为基点,向中部六省辐射,形成以网结链的市场阵容。

“制定集团《新业倍增行动方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以创新发展为手段、以科技平台为依托,深耕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主业,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不断加强创新驱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释放科技创新平台效能,推进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能转化、能见效。” 岳希忠强调。

如何强化质量管控,提升检测水平?岳希忠认为,应加强技术平台建设。提高集团国产装备技术应用示范平台的服务水平,建设基于区块链的检验检测管理平台(豫检链),加快“一站式”技术服务信息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集团检验检测标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争2024上半年试运行,收集国家标准不少于7万条,行业标准不少于10万条,地方标准不少于1万条,团体标准不少于5000条。

服务“标准河南”建设。建立完善专业领域标准体系,归口管理标准制修订工作,发挥标委会作用,大力开展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工作;重视和加强物品编码工作,提升商品源数据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物品编码业务,提高物品编码技术推广应用经济效益。

做好战略规划。规划新市场经营主体的设立,筹划相关业务板块上市事宜。指导各子公司制定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和制度规定。指导各子公司科学布局和结构调整,努力打造检验检测集团军。

编辑:祝萍  审核 :赵汉青

推荐阅读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