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颗卫星为啥叫“郑州航空港号” 记者探访幕后的投资公司
“郑州航空港号”卫星发射 受访者供图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刘远怀
5月20日,一颗名为“郑州航空港号”的新一代遥感互联网卫星顺利进入了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为何命名为“郑州航空港号”?近日,带着疑问,记者探访了该卫星的投资公司二十一世纪空间技术应用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世纪空间”)。
郑州航空港与世纪空间的“双向奔赴”
世纪空间工作人员郑紫瑞表示,“郑州航空港号”卫星是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简称“郑州航空港”)与世纪空间合作开展空间信息服务的重要载体。
郑州航空港一直将航空航天产业作为发展重点,并设立了航空航天卫星产业指挥部。
2024年,世纪空间与河南郑州航空港区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世纪空间将陆续投资建设遥感卫星地面站、遥感大数据中心、卫星遥感科普研学基地等。
此外,双方还将联合发射一颗甚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卫星。“基于良好的合作,双方共同决定将该卫星命名为‘郑州航空港号’,也算是一种双向奔赴。”郑紫瑞说。
卫星在500千米高度可精准分辨小汽车
郑紫瑞介绍,“郑州航空港号”卫星具有高敏捷、高稳定、高精度等特点,该卫星搭载0.5米级高分辨率光学载荷,可以实现在500千米的轨道高度上,精准分辨地面0.5米级的景物,清晰获取街道实景、建筑架构、小汽车、山地水系、地形地貌等图像。
“郑州航空港号”卫星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世纪空间还将在郑州航空港建设“一部一站两中心”(即中部总部基地、卫星地面站、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形成对中原地区卫星应用及时空信息全产业链的支撑服务能力,助力河南打造全国卫星及应用产业高地。
以地名命名卫星已较为普遍
从全国层面来看,以地名命名卫星已较为普遍。2022年8月10日,“河南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浩瀚太空中首次迎来“河南星”。
据《航空知识》杂志的报道,“北京一号”是我国最早以地名命名的卫星。该星亦是世纪空间自主测控运营,率先开启了国内商业航天之路。2014年11月,国务院印发文件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这之后,以地名命名的小卫星便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2018年至2023年5年间,有60多颗、冠以20多个地名的小卫星发射升空。
其中,冠以省级地名的卫星一般与该省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建设信息社会的发展举措有关。冠以地市级地名的卫星,部分是商业航天企业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为致敬和感谢。
此外,还有许多大学研制的科学探测和实验类卫星,冠以地名以表达寓意。
编辑:韩淼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