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捐款300万元!79岁高龄何季麟院士郑州大学设立“麒麟奖学金”

2024-06-17大河网

大河网讯(记者 刘高雅)6月16日,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郑州大学)校友会成立大会暨麒麟奖学金捐赠仪式举行,在召开校友会成立大会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原关键金属实验室主任、原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季麟向郑州大学捐款300万元,设立“麒麟奖学金”。        

“2020年,我们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河南省政府、郑州市政府分别给予100万元的科研奖励,我本人又自筹了100万元,共计300万元,设立材料学科麒麟奖学金。”在捐赠仪式上,何季麟院士饱含深情地说。

这笔奖励来源于科技还要反馈到科技领域

1945年出生的何季麟院士,迄今已投身于有色、稀有金属冶炼与加工研究工作55年,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自2015年受聘于郑州大学之后,他带领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ESI排名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学科两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序列,领衔主持的项目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十年前,我应邀来到郑州大学,回到老家河南,开启了我科研工作第二阶段的新征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现代化河南建设的蓬勃生机,也亲历了郑州大学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的很多重要时刻。”回忆过往岁月,何季麟院士感慨万千。

材料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国防安全的物质基础。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材料,实体经济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材料的支撑。何季麟认为,新一代材料高质量发展,才能带动新一代技术、新一代装备、新一代工程的高质量发展。

捐赠的这笔钱主要用于何处?何季麟院士强调:“这笔奖励来源于科技,还要再反馈到科技领域,为奖励优秀学子尽微薄之力。希望能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材料科学事业,勇攀科学高峰,为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奉献青春、贡献力量。”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何季麟院士在发言中展望道:“明年我将进入‘80后’行列,我将再接再厉,努力为国家材料科技和材料产业发展多做贡献,为郑州大学材料学科高水平建设继续努力工作,不负国家的培养,不负学校的信任与支持。”

体现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

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是办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最好的证明,是支持学校事业发展的最基本的力量。

郑州大学党委书记别荣海表示,材料学科是郑州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经过60多年的发展,研究领域涵盖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高温无机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新型工程材料等。材料科学与工程两次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研制出全球最大的具有注压功能的注塑机、全球最大的注塑模具、全球最大的注塑产品。 

大学之大在于大师。别荣海表示,“何季麟院士捐赠300万元设立麒麟奖学金,体现了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科学家精神。何院士的境界、格局、胸怀,为全校师生树立了光辉典范,将极大鼓舞青年学生,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奉献青春力量。”

别荣海强调,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要管理好、使用好这份捐赠,激励引导学生以何院士为榜样,立志科研报国,投身科学事业,展现青年担当。

记者了解到,此次设立“麒麟奖学金”,是何季麟院士对郑州大学优秀学子的深情厚爱。他希望通过设立奖学金,激励更多年轻学子投身科学事业,勇攀科学高峰,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郑州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胡少伟在接受采访时介绍,“这笔奖学金将由郑州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管理,用于郑州大学材料学科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助学金、奖学金”。

捐赠仪式结束后,何季麟院士为与会人员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材料人同上一堂爱国主义课”。

编辑:任昱炎  审核 :郭同欢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