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网

上线了文物丨快乐豁达!原来汉代贵州先民对“死亡”是这样理解的

2024-06-17多彩贵州网

  死后的世界,究竟长什么样呢?

  也许,人类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不可能有一个确定的答案,也正因如此,先民们诞生了无数宏大、浪漫的想象,而这些想象,抚慰了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本期我们继续“以线穿阅”,从一座出土于贵州金沙的汉墓“蹦迪图”,一窥汉代贵州先民对死后世界的绝美想象。

  在贵州省博物馆《人文山水 时光峰峦——多彩贵州历史文化展》的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展区,首次展出1995年在贵州金沙发掘出土,来自东汉石室墓里的几块画像砖。

贵博馆藏“金沙汉画砖”

  汉朝是秦朝之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长期稳定的王朝。两汉平分了公元前后四百多年的时间。

  有趣的是,秦汉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对神仙世界都有着热切的向往,也就是追求“长生不老”。秦始皇和汉武帝携手开创中国古人的求仙之路,从某方面来看,这也拓展了中原王朝对西南夷地区的开发。

贵博馆藏“金沙汉画砖”

  对永生的探索和想象,不仅是“王的心愿”,也深入寻常百姓家。

  出土于贵州金沙的这些石刻图案,不论是人物拜谒、歌舞杂耍等生活场景,还是神树、伏羲女娲等神仙世界的描绘,在为逝者建立一个伦理有序、秩序井然世界的同时,也是汉代儒学传入贵州的生动实践,给了我们一个“看得见”的汉朝。

  先来看第一石:出土于墓室后壁龛壁上的拜谒图

拜谒图

  拜谒,就是拜见的意思。

  你看,画面上有一人站着用扇子遮住脸,叫“便面”,这是扇子最开始的叫法。人物拿着便面,是汉画像石中常见的题材,通常体现人物尊贵的地位。

  再看右边,有一人向他跪拜,或表达的是墓主的后人跪拜墓主的场景。从这个角度看,这是汉代儒家孝道思想传入贵州的一种体现,也是我们了解汉代礼仪制度最直观、生动的材料。

  再来看第二石,在石棺前端的双厥图。

双阙图

  “阙”是汉代最流行的建筑,主要是修在城门或建筑群大门外,防御功能并不大,更多代表的是地位的象征。所以不仅是宫殿、陵墓、宗庙、府衙,一些有钱有地位的富人家也会修建。

  这对双阙刻有边框,三面刻画了动感十足的云气纹。在石棺里刻双阙是什么意思呢?有学者认为,这是连接人与神的门——“天门”。换句话说,墓主的后人希望通过升天之门,让墓主早日成仙。

  吃饱喝足后,人就要开始探索“快乐”了。东汉时期,随着庄田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音乐、舞蹈、杂技等娱乐活动的繁荣。

  从第三石掷丸图开始,我们进入“墓里蹦迪”,看看汉代贵州先民怎么玩。

掷丸图

  掷丸,是把两个或多个球抛向空中,再用单手或双手接住,玩出各种花样的球戏。掷丸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尤其流行,玩的就是气氛紧张,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再看石刻上的这幅掷丸图,一人头戴尖尖帽,双手抛接三颗球,而旁边一人头梳三丫髻,面前悬挂着一只鼓,她双手击鼓伴奏,为整个画面增添不少动态和节奏感。

  汉朝人的歌舞百戏还是很有水平的,你看第四块石砖乐舞图。

舞乐图

  画面中,一人双臂打开做跳舞状,一人盘坐在地上吹竽。歌舞升平的景象将运动、力量、气势融为一体,这也是汉代艺术的本质。

  跳舞,那一定要有鼓,“鼓舞”一词就是这样来的。第五块石头描绘的就是击鼓的场景。

击鼓图

  这位鼓师跪坐着,双手拿着鼓锤,卖力击打圆鼓,生动表现出激烈动作中神态与热闹的气氛。

  你看,不管死后升仙还是升天,是进入天界,还是进入地下世界,你看到的,是先民对死后重生的努力——不管在哪里,做人嘛,最重要是开心啦。

  从“蹦迪现场”出来,我们来看第六石——柿蒂图。

柿蒂图

  柿蒂的造型,是不是很像柿子把?“柿蒂图”是中国早期的植物纹样,在汉代非常流行,谐音“事事如意”,一般出现在铜镜、玉器、建筑、服饰上。而刻在石棺上,这可能和能沟通天地的神树有关。

  最精彩的,是刻在石棺的尾端的伏羲女娲图。

伏羲女娲图

  伏羲和女娲是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在神话世界里,伏羲教人渔猎畜牧,女娲补天造人,二人结为夫妻,创造了天地万物,成为了繁衍人类的始祖。

  在汉代,刻画伏羲女娲图在墓室,是非常盛行和普遍的现象。汉人对伏羲女娲的崇拜,也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幅石刻上,两人扎着发髻,一人举着太阳(代表阳),一人托着月亮(代表阴),呈现人首、蛇躯、双翼、兽足,蛇尾相交的姿势,他们共同拿起代表法度的“规矩”。这幅图含蓄又强烈的表达墓主对繁衍子孙的愿望,也代表着生命延续、再生的寓意。

  而在最后的封门石内壁上,则刻有修墓题记,可惜能识别的只有“口冢直二万五”几个字。

修墓题记

  虽然字少,但是事大。这几个字代表修这座墓花了两万五千枚铜钱,盲猜墓主也是当地的豪强了!

  历史是脆弱的,它被写在纸上,画在墙上。

  历史又是牢固的,它被嵌在青铜里,刻在石上。

  汉代儒学强调孝道,在《礼记·祭义》要求“事死者如事生”。这座画像石棺,我们看到了通往天界的双阙,俏皮可爱的歌舞杂耍艺人,看到了寓意永生、延绵不绝的柿蒂、伏羲女娲图,看到了墓主后人们对孝道的重视,也看到墓主对升天后不仅有生活需求,更有精神需求。

  从古至今,人类文化的各种禁忌与信仰活动,几乎无不与死亡相关。而坟墓及其象征的死亡,是人们忌讳的话题。

  忌讳,是因为恐惧。

  面对死亡,伤心总是难免的。但当我们解读这座石棺里的石刻,看到通往天界的双阙,俏皮可爱的歌舞杂耍,汉代贵州先民描绘的死后场景,反倒是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你看,虽然我们哭着降临这个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记者:应腾 手绘逐帧:车璐)

编辑:任昱炎

精彩评论
加载更多
评论

推荐阅读